中國經濟|大陸兩年來首錄通縮進出口大減 碧桂園瀕臨違約恐慘過恆大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三(9日)公佈,7月份中國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下跌0.3%,是自2021年2月後再次錄得負數,同日公佈的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按年亦跌4.4%。另外,中國海關總署周二(8日)亦公佈7月份進出口額再跌逾一成,加上地產商碧桂園近日承認無力償還利息,恐面臨債務違約,彭博行業研究(BI)警告後果可能比2021年違約的恆大更嚴重,種種亂象都進一步令市場憂慮中國經濟

中國7月份物價按年跌0.3%、按月升0.2%,較市場預期稍好。通縮情況主要受食品及消費品價格下跌影響,撇除食物及能源價格的核心通脹則為0.8%。中國PPI則連續第10個月下跌,而對上一次CPI和PPI同時錄得負數已是在2020年11月。中國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7月份錄得通縮是由於去年同期基數較高,相信情況屬階段性,相信隨着經濟恢復向好,通脹有望回升。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經濟師邢自強(Robin Xing)警告,中國肯定已墮入通縮,問題只是持續多久,認為中國若要擺脫「債務通縮陷阱」,當局便要採取寬鬆貨幣及財政政策,增加政府開支。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表示,最新數字顯示中國工業和服務業的走向出現差異,房地產亦再次出現問題,反映中國經濟復蘇速度遜於預期,導致無法抵消全球需求疲弱對商品價格的影響。

IMF前專家:淡化風險恐更難復蘇

中國房地產業亦再爆出危機,碧桂園周二(8日)承認無法如期在周日(6日),為兩筆債務支付2,250萬美元(約1.76億港元)利息,若碧桂園無法在30天內繳交,便屬正式違約,是碧桂園創立以來首次。碧桂園股價在過去5個交易日已累跌24.49%,年初至今累跌58.74%。

碧桂園在中國各地開發3,000多個項目,僱用約7萬名員工,惟截至去年底累積債務達1.4萬億元人民幣(約1.29萬億港元),相當於香港財政儲備的約1.57倍。彭博行業研究(BI)分析師Kristy Hung指出,碧桂園負責的項目數量是恆大的4倍,一旦碧桂園債務違約,對中國地產市場的影響將較恆大更嚴重,亦會顯著削弱買家對發展商的信心。

法興亞洲及中國首席經濟師姚煒表示,地產市道不景打擊中國顧客消費意慾,形容現時中國經濟欠缺明顯推動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中國部門主管普拉薩德(Eswar Prasad)形容,中國經濟狀況日益嚴峻,並警告中國政府試圖淡化通縮及經濟下行風險,只會更難令經濟復蘇。

彭博社/路透社/美國《華爾街日報》

標籤: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