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自由|外國記者會停頒人權新聞獎 傳憂《立場》獲獎致「法律風險」 多名委員辭職抗議

香港外國記者會(FCC)主席瑞凱德(Keith Richburg)周一(23日)發表聲明,宣佈停辦每年一度的人權新聞獎。國際傳媒報道,去年12月被迫關閉的《立場新聞》本來有望在本年度取得9個獎項,但會方「考慮到法律風險」,因此停頒人權新聞獎。外國記者會人權委員會8名成員會後辭職抗議,有身兼人權新聞獎評審的辭職委員直指不認同會方決定,對此深表遺憾。

香港外國記者會由多個歐美傳媒的駐港記者組成,其董事會上周六(23日)召開會議,決定停辦人權新聞獎。瑞凱德在聲明中表示,過去兩年香港新聞從業員都處於「新紅線」當中,然而目前仍有多個方面存在不明朗因素,會方不希望「無意之中觸犯法例」,只好取消獎項,以保障會員及員工免受法律風險。

聲明承認停辦人權新聞獎的決定不尋常,亦會令籌備的各方失望,形容屬非常艱難的決定,強調會繼續支持香港新聞自由。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辭職委員:FCC不止是一間酒吧

路透社取得的會議記錄顯示,與會者特別提到《立場新聞》獲獎的潛在風險:「瑞凱德解釋,停辦獎項是由於考慮到記者會、職員、會員和評審因向《立場新聞》頒發4個大獎及5個優異獎所致的法律風險……他表示香港的環境已經改變,外國記者會亦需改變以求存」。法新社則引述消息指,《立場》本來在5個大類贏得獎項。

香港外國記者會人權委員會最少8名成員會後辭職,其中一名辭職委員、身兼人權新聞獎評審的《華盛頓郵報》東南亞及香港分社社長Shibani Mahtani在社交網站發文,形容對會方決定深表遺憾。她表示自己和其他委員辭職是希望表達「我們認為我們已失去作用」,稱應誠實地說出香港現狀,「而不是假裝一切正常」。她認為外國記者會需認真考慮會方的角色,「我認為會方已無法繼續其核心使命,即捍衞及宣揚新聞自由」,強調「FCC不止是一間酒吧或餐廳」。

區家麟案拒發聲明 觸發委員不滿

法新社引述知情者指,《立場新聞》前專欄撰稿人區家麟本月早前被捕後,外國記者會曾召開會議,但最終否決就區家麟案發表聲明,使會內矛盾升溫。部分辭職委員亦注意到香港政府以外國記者會仍然存在為由,宣稱香港仍尊重新聞自由,形容委員對此「日趨警覺」。

Shibani Mahtani指出香港大量機構進行自我審查,徹底反映港區國安法改變香港生態,但稱人權新聞獎對香港以至整個亞洲的記者都有意義,尤其是在塔利班重新執掌阿富汗政權、維吾爾人處於困境等處境下,期望有人接手舉辦人權新聞獎。

另一名辭去外國記者會職務的獨立記者Timothy McLaughlin指出,外國記者會自我審查對區家麟案的聲明,並停止頒發人權新聞獎,不但無法履行其本身的職責,會方亦會淪為「香港一切正常」迷思的一部分。辭職委員之一、英國《金融時報》記者紀寶瑩(Jennifer Creery)亦稱對外國記者會的決定感失望。美國《華爾街日報》記者Dan Strumpf也在社交平台透露他已辭任FCC職務。

《蘋果》12港人專題去年奪調查大獎

人權新聞獎1995年起舉辦,表明亞洲地區涉及人權的新聞報道,截至2021年已舉辦26屆,本年度獎項名單原定於5月3日世界新聞自由日公佈。去年度人權新聞獎多個獎項與港區國安法及疫情有關,其中中文調查專題大獎由《蘋果日報》2020年10月8日頭版「踢爆港府密謀12人送中 警坐定翼機 監視偷渡艇」報道奪得,中文突發新聞大獎是《蘋果日報》的「武漢肺炎直擊系列」,中文紀錄片大獎得主則是香港電台「7.21誰主真相」。

其他傳媒工作者組織同樣面臨危機,香港記者協會(記協)上周六亦召開特別會員大會,討論是否修改會章「以配合未來方向」,當時部分人曾討論記協是否解散。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周一在《文匯報》撰文,聲稱記協「只是以新聞自由作包裝的政治組織……最沒資格談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又指記協抹黑特區政府和警察,揚言記協「必須為自己對香港造成的損害負責」;《大公報》亦刊登評論文章,聲稱「記協的惡行可謂罄竹難書……不自行解散,只有取締一途」。

標籤: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