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明的《邊走邊唱歐洲》演唱會在12日(上周五)來到最後一站德國柏林——充滿歷史、文化痕跡的地方,他在歌單內加入2首柏林限定的歌曲,分別是曾在台灣被列為禁歌的台語歌《望你早歸》,以及納粹德軍在二戰一度禁播的德文歌《Lili Marleen》。在「安哥」環節,明哥在演唱《身外情》時數度落淚。有來自中國的90後留學生說,黃耀明的歌曲為她「打開一扇文化的門」,她認為普通人對政治敢怒不敢言,但明哥仍擁有一顆「赤子之心」,勇敢表達立場,讓她非常敬佩。
柏林特約記者Cily直擊
這首曾經是禁歌來的,這個世界很多事情都是被禁止的。
《望你早歸》是已故台灣作曲家楊三郎的經典名作,由那卡諾作詞,原唱為紀露霞。台灣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資料顯示,二戰結束後,台籍日本兵的妻子及家人期盼親人能早日從戰場回家,當時那卡諾將此氣氛寫成歌詞,歌曲一面世便大獲好評。直至1961年6月,警備總部公佈歌曲查禁標準,判斷《望你早歸》為「過於悲哀,有失正常,使阿兵哥懷憂喪志」,所以成為禁歌之一。
這次再到柏林演出,明哥有備而來,以德語演唱源自詩篇的《Lili Marleen》。深受德國文化影響的黃耀明稱,曾經在2000年一場表演的安哥環節中,在沒有音樂伴奏下即興演唱此曲。這一次,預備充足的黃耀明先唱《Lili Marleen》的原版本,緊接演唱由已故填詞人黃霑撰寫的中文版、林子祥主唱的《莉莉瑪蓮》。
與《望你早歸》的意境相似,《Lili Marleen》講述軍人與愛人的連繫。根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道,在1915年,一名德軍士兵萊普(Hans Leip)寫了名為《The Song of a Young Soldier on Watch》的詩,描寫自己將要與愛人重逢,這份期待為他帶來了希望。在1938年,德國電影音樂填詞人舒爾茨(Norbert Schultze)將詩改成歌曲《Lili Marleen》,之後在二次大戰期間,德軍電台播放此曲,但由於樂曲充滿反戰情感,所以一度被軍方禁播。
除了香港歌迷,演唱會上可見不少來自中國的年輕人支持黃耀明,包括現時在柏林居住的90後M(化名)。 身為廣東歌歌迷,M稱已喜歡黃耀明十多年,曾經在北京看過黃耀明的演唱會,亦有來過香港欣賞黃耀明在黃偉文作品展和潘源良演唱會任嘉賓的表演。
所承擔的後果是我敬佩的 這就是赤子之心
芸芸作品中,M最印象深刻的是黃耀明與張國榮合作的《這麼近那麼遠》,她憶述那時14、15歲首次聽這首歌:「原來popular music(流行曲)還可以這樣去製作,這讓我當時對聽歌、流行音樂應該是如何,整個的印象和感受都是一個蠻大的衝擊,然後我現在於柏林也是讀跨文化音樂學,相當於明哥給我打開了一扇文化的門。」
音樂以外,M也欣賞黃耀明敢於就政治發言,對她而言,普通人很多時候都是敢怒不敢言,想要發表意見時也會有很多顧慮,而歌手表態前本應更多考量,但黃耀明卻敢於表達立場,她說:「像我來到這邊,我有的時候也不敢保證我時時刻刻,都可以像他一樣勇敢,對他來說,已經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歌手、藝術家,他在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的時候,所付出的、所承擔的一些後果,是我很敬佩的,這就是所謂的赤子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