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23條立法後首月數據出爐   零售業總銷貨值大跌14.7%   政府歸咎天氣不穩定

特區政府公佈4月份零售業最新數據,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96億港元,按年急跌14.7%,遠遜市場預期。今次是23條生效後,首個完整月份的經濟數據,零售管理協會形容數字反映零售市道嚴峻,對5月份的表現感悲觀。政府發言人解釋,數字跌幅較大是受復活節假期市民外遊影響,以及4月份雨量較多,天氣不穩所致,強調政府會適時推出措施提振經濟。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於3月23日生效後,特首李家超表示香港可以集中精力全力拼經濟、拼發展。不過,政府統計處周五(31日)發表最新的零售業銷貨額數字,表現就遠不似預期。4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9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跌14.7%,錄得自2020年7月以來最大跌幅,今年首4個月已累跌4.7%。扣除價格變動後,4月零售業總銷貨數量臨時估計按年下跌16.5%,首4個月累跌6.4%。

4月的網上銷售佔零售業總銷貨價值8.2%,臨時估計為24億元,雖然按年升11.4%,但今年首4個月仍按年累跌5.8%。各主要類別之中,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錄得最大跌幅,銷貨值跌28.7%;其次是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跌26.5%;中藥及服裝亦分別錄得跌幅25.1%及23.6%。不過,汽車及汽車零件的銷貨價值就按年錄得58.5%升幅,成為逆市贏家。

政府發言人解畫:去年受惠於消費券

政府發言人承認,4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顯著下跌,歸咎是復活節假期大批市民離境,影響本地消費。發言人又指,今年4月天氣不穩定,雨量較平常多,認為有一定影響。另外,去年同期疫情後剛解封,加上政府推出消費券計劃,所以去年市道暢旺,令今年作比較的基數較高。發言人表示,隨着旅客與市民消費模式轉變,料會繼續為零售業帶來挑戰,但認為香港旅遊業正在復甦,資產市場近期亦表現回穩,能為市道提供支持。發言人又強調,政府大力推動盛事經濟及提升市面氣氛都對市道有幫助。

政府在相隔半小時後再發新聞稿,強調去年同期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在撇除農曆新年與聖誕節的月份,是2019年6月以來最高;又稱政府會繼續留意相關情況,適時推出措施提振經濟。

政府今年度首月錄277億財赤   債項累計1,923億

香港經濟表現疲弱,公共財政繼續入不敷支。政府周五公佈今個財政年度首月財務狀況,收入342億港元,開支619億港元,首月已錄得277億赤字。財政儲備進一步萎縮至7,069億元。另外,政府近年不斷發債當收入,多次發行綠色債券,目前累積的債項已高達1,923億港元,其中逾674億債券將於今年6月至明年4月期間到期,其餘逾1,200億債券就將於明年5月至2042年5月期間到期。政府發言人解釋,4月份錄得赤字,主要是因為薪俸稅、利得稅等主要收入在財政年度後期才收取。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