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議會|留港前區議員FB轟「厭惡」 袁弓夷第二任前妻與子女被警帶走 港媒集體「炒車」報二房太太

香港議會|留港前區議員FB轟「厭惡」 袁弓夷第二任前妻與子女被警帶走 港媒集體「炒車」報二房太太

香港議會倡議人袁弓夷周二(1日)在英國倫敦舉行記者會,公佈「香港議會」選舉方案,呼籲所有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前的民選議員考慮參選。事隔兩天、周四(3日)港警國安處帶走袁弓夷的第二任外籍前妻Toombs Stephanie Downs,以及兒子袁彌滿、女兒袁彌淑等3人協助調查。多間港媒急於搶先推播連番「炒車」,網媒「香港01」、有線新聞將前妻錯誤報道「二房太太」,而無綫新聞則推播「『第二任妻子』和兒子助查」。同日,前葵青區議會副主席張文龍在Facebook發文批評:「作為滯港前議員,我厭惡有樣嘢叫『香港議會』」,獲得多名前區議員張錦雄、葉錦龍、李永財、黃文萱等分享或讚好。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袁弓夷擁有三段婚姻

港警國安處懸紅通緝8名海外港人剛好滿月,行動繼續進行,繼上月24日國安警將袁弓夷的長女袁彌望、兒子袁彌昌,以及媳婦容海恩帶走調查後,今日再採取行動帶走其前妻Toombs Stephanie Downs,以及其子女袁彌滿和袁彌淑。根據司法機構資料顯示,袁弓夷於1989年與Toombs Stephanie Downs結婚,並育有一子一女,名字為PaulMadeline,婚姻維持8年結束,在2000年對簿公堂,高等法院在200187日頒下裁決。袁弓夷的第一段婚姻為邢家珏,育有21子,包括袁彌望、袁彌昌、袁彌明;而Toombs Stephanie Downs為袁的第二任妻子,現任妻子為一名日本人。

警方證實消息,指在港島區帶走一男兩女調查,涉嫌協助在逃人士繼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相關行動仍在進行中,不排除會有其他執法行動,包括拘捕。建制網媒「香港01」搶先推播:「消息:警方國安處帶走袁弓夷二房太太及兒子袁彌滿協助調查」,1小時後更正消息同樣錯漏:「消息:警方國安處帶走袁弓夷第二位太太及兒子袁彌滿協助調查」。有線新聞也根據消息推播,將「帶走」錯誤報道為「傳召」:「消息:警方今早傳召袁弓夷二房太太及其兒子問題」;而無綫新聞則錯誤推播「第二任妻子」。網民揶喻:「晚清新聞報道」、「冇寫二奶、二姨太已經畀咗尊重」、「香港新聞,是是旦旦」。

劉珈汶表態暫不考慮參選「香港議會」

對於「香港議會」議題再次在港人之間討論下,前區議員劉珈汶接受《追新聞》訪問時認為,一個正式的選舉架構,需要首先由包括專門做選舉研究的學者提出初步框架,再在族群內經過廣泛討論(deliberation),同時提出質疑和建議,再進行改善、修改,才得以形成。

「對於香港議會喺選區劃分、認受性、投票方法嘅安全問題上,都有好多地方未梳理或者解決到。其中一個例子就係籌委會(我理解係選舉辦事處咁嘅角色),記者會嘅嘉賓喺會上宣佈有意參選,呢個好明顯影響咗選舉嘅公平性同認受性,令籌委會有偏頗之嫌,喺選舉法中其實已經構成選舉舞弊。」

劉珈汶期望,一個屬於海外港人族群的「議會」,是經過專業、嚴謹和認真的產生過程,「香港議會(Hong Kong Parliament)」這個載體份量太重,「作為區區一屆前區議員,恕我希望以現時嘅身份專注現時倡議、社區連結、文化傳承嘅工作,直至我認為自己更有資格同能力前,不會考慮參選。」

張文龍:香港議會非常之「唔香港」

袁弓夷有份倡議的「香港議會」也引發爭議,前葵青區議會副主席、前長安區區議員張文龍在Facebook發文,指自己作為目前仍滯港的前區議員,不應該公開評論海外港人組織工作,一來不熟悉,二來海外有海外處境,但今次他「實在有好強烈感受」,「有需要冒下會被人六點鐘拍門同時又被成條電子唐人街唱嘅風險講兩句」。他批評,當很多港人無法參與「香港議會」、又可能無機會受到影響,「件事就會非常之咁唔『香港』」,作為在香港「偷生」的民主人士,「我會覺得唔舒服,甚至厭惡」。他指出,過往香港民主運動為人詬病就是花極多心神去說服人投票,「無好好話到畀香港人聽應該點樣去做香港人」,期望海外港人社群可以避免重蹈覆轍。

香港學者鍾劍華也在張文龍帖文中留言,指他曾公開呼籲大家盡量少是非、各有各做,和而不同,做到真正的兄弟爬山,但「不得不說,有啲人確實係鬼五馬六,當你見到部份嗰啲鬼五馬六嘅人都參與其中,都好難不對整件事抱有更大嘅保留。」張文龍在留言中回覆:「當件事有個不可能解決嘅缺陷而又走去用一個咁高嘅字眼,係非常危險,亦會繫連甚廣……作為都真係在地經過選票洗禮同孭過下議會整體身份嘅人,一定要提醒了。」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