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時代2.0|被批「左膠傳媒要執」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感無奈:「有多少人留意我們的報道?」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大幅削減國際媒體署(USAGM)資助,令《美國之音》停運,《自由亞洲電台》運作亦進入倒數。連日來有部份網民留言稱「抵死」、「左膠傳媒要執」,論調與中國小粉紅非常近似。有《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感到無奈,慨嘆「有多少人有留意我們的報道?」流亡海外的香港社運人士許穎婷形容,兩間媒體在威權政權封鎖資訊的環境下,提供的報道難以取代,呼籲海內外港人超越黨派關注今次削資的影響。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自由亞洲電台》現時仍然維持有限度運作,但報道只有文字內容,已停止製作影片,據悉機構剩餘的資金僅能維持多三至四星期運作。據了解,在周二(18日)內部會議上,管理層向員工表示現時尚存的一線生機,就是與美國政府打官司,因為《自由亞洲電台》屬美國國會通過成立的法定機構,國際媒體署無權截留國會的撥款,而之前亦有上訴成功的案例。惟管理層亦已有心理準備,作最壞打算。

受影響記者對重新入行不樂觀

有不願透露身份的《自由亞洲電台》員工向《追新聞》透露,特朗普在首個任期已有意整頓《自由亞洲電台》和《美國之音》,當時已作好心理準備特朗普會有所動作,至近一、兩個月再觀乎其舉動,自己亦已作出最壞心理準備,就是《自由亞洲電台》會停播,「所以對我嚟講唔算好surprise」。

該員工指《自由亞洲電台》和《美國之音》不同在於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後《美國之音》全面停工,但《自由亞洲電台》員工上周六(15日)接到台長電郵,指示他們周一(17日)須如常上班;唯一難受是在行政命令後,白宮再補發聲明稱《美國之音》是激進左翼,而網民留言指「左膠傳媒要執」,令其不禁反問發放這些言論者,又有多少人留意《自由亞洲電台》和《美國之音》的報道?

被問到香港記者的報道空間愈來愈窄,該員工坦言「無能為力」,《美國之音》和《自由亞洲電台》相比新冒起的海外港人平台面對資金困難等問題,原本都稱得上運作穩健,但當這兩個發聲平台消失後,自己也要面對生涯抉擇,能否重返新聞行業是疑問。

許穎婷:兩間媒體的報道難以取代

「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CFHK)政策和倡議專員許穎婷周二在社交平台Facebook撰文,形容《自由亞洲電台》有恩於她。她稱跟《自由亞洲電台》合作始於2021年,令她有機會搬到華府,在美國政治核心打滾,並找到自我定位及價值;又指每次她組織的活動或倡議成果,《自由亞洲電台》與《美國之音》記者都會即日報道。她自己第一次在鏡頭前落淚,亦收錄於《自由亞洲電台》訪問影片之中

許穎婷說,兩間媒體在中共大外宣與資訊封鎖下,都是不可或缺的抗衡力量,尤其是在威權政權封鎖資訊的環境中,提供了難以取代的報道。她經常擔心港府會封鎖兩間媒體的網站或YouTube頻道,沒想到最後出手的卻是美國政府。

對於有意見質疑兩間媒體「有缺陷」所以支持關閉,她指《蘋果日報》當年亦立場偏頗、傳媒道德標準受爭議,但「在政治壓迫下停刊、高層被囚禁時,是否也藉得被大眾落井下石?」許穎婷稱,媒體若出問題應透過社會監督與問責機制改進,而非由當權者以控制資源方式消滅,「我們香港的記者和倡議者,挨過了港共打壓,今次能否捱得過美國削資,還要靠我們的力量去爭取和支持他們。」

毛寧:兩間媒體涉華報道劣跡斑斑

中共黨媒及小粉紅連日來都對《美國之音》與《自由亞洲電台》停運非常雀躍,《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在社媒發帖形容是「大快人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周二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彭博社記者問到中國媒體稱《美國之音》是煽動衝突的「謊言工廠」有何回應時,毛寧表示對美國內政及中國媒體的報道不作評論,但指「你提到的美國一些媒體在涉華報道的問題上劣跡斑斑,也不是甚麼秘密。」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