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聲音|移英藝術家倫敦辦《蘋果》停刊兩年展   「唔可以令呢段歷史冇咗」

香港《蘋果日報》被迫停刊晃眼兩年,逾千失業員工中,不少記者、編輯選擇離港,留港者很多亦心灰轉行,部份仍有志延續使命的新聞工作者組織小型媒體,碎片化式散落在不同平台;而因國安惡法在囚的6名前高層及創辦人黎智英,已失去個人自由近兩年至逾兩年半。《蘋果》出版26年間爭議不少,但其鮮明立場成為不少香港人的政治啟蒙。有移民英國的前區議員夥拍多位香港藝術家,將於6月底在倫敦一個舊法院舉辦《蘋果日報》停刊兩年展覽,冀在民間保存象徵香港最自由年代的媒體,向海外宣揚《蘋果》的故事。 

《追新聞》特約記者梁銘康報道

視覺藝術工作者張嘉莉(Clara)2019年區議會選舉以獨立身份參選,在灣仔區跑馬地選區當選區議員,但2021年因為「港區國安法」面臨被捕風險,決定辭職離港,舉家移居英格蘭北部雪埠(Sheffield)。移英後,Clara繼續從事藝術策展工作,透過藝術在當地推廣香港歷史、文化,以及積極繼續為反抗中共極權發聲。她現時與丈夫兼拍檔阿金,以及另一名香港藝術工作者在雪埠市中心一棟前大學校舍租用其中一個房間,作為日常工作室和小型展覽場地。Clara、阿金與11名藝術家6月29日起將在倫敦舉辦一個關於《蘋果日報》的展覽,為期逾10日。 

《蘋果》出版時,記者還未夠3歲,Clara和阿金就由頭到尾見證《蘋果》面世到停運。阿金尤其記得《蘋果》其中一個電視廣告中,創辦人黎智英親身上陣,前後中箭後將頭頂的蘋果拿下來再咬一口,最後以相當入腦的「一日一蘋果,冇人呃到我」宣傳口號作結。《蘋果》當時打破香港紙媒的框框,以全彩色印刷、配以大圖大題,更引入「狗仔隊」及大型車隊處理突發新聞,將不少老報淘汰。阿金記得「有冇買《蘋果》?」是當年與同學之間的共同話題,可惜當時並無意識要將舊報紙留下。 

《蘋果》被迫停運增加離港決心

時空一轉到2020年6月,中共強推「港區國安法」,由黎智英及壹傳媒高層被捕、《蘋果》大樓前後兩度被警方包圍搜查,到《蘋果》編採部高層相繼被捕至被迫停刊,短短一年間香港形勢極速惡化。張嘉莉憶述,看到《蘋果》大樓首次被搜時,數百名「藍帽子」沿樓梯步上《蘋果》一樓辦公室的一幕相當震撼。惟事隔不足一年,《蘋果》社長張劍虹、總編輯羅偉光相繼被捕,她對《蘋果》時代將要落幕的現實已不意外,「我諗要去接受嗰個現實真係出現」。對Clara而言,《蘋果》的終結反映《基本法》所謂保障言論、新聞及出版自由已淪空話,亦是她決定離港原因之一,畢竟上述自由與藝術創作自由是唇齒相依。 

問及作為讀者,《蘋果》鮮明的政治主張不是打破以往傳媒應有的規範嗎?二人認為有《蘋果》才是好事。由2003年首次7.1大遊行、2014傘運到2019年反送中運動,主流傳媒對政權、警暴的監察越退越後,「開始唔係好夠膽批評政府」,但他們慶幸「當其他都縮嘅時候,《蘋果》仲夠膽企出嚟」,否則傳媒立場更早已變成一面倒,「《大公報》?算吧啦!」

在英國法院辦展覽與香港倒退成反差

2021年6月23日下午11時59分,壹傳媒網站停運、在YouTube、Facebook等平台上累積多年的數碼內容瞬間煙消雲散,剩下的只有散落在讀者手上的實體報紙。阿金相信,隨着政權已將《蘋果》與「顛覆國家」扣上關係,將來很難再在香港的公共領域「合法地」重溫這段歷史,「到咗2029年,可能政府會話2019年都冇乜放過催淚彈,其實完全係一場暴動,你呢班(抗爭者)仆街嚟㗎」。他倆認為不能讓《蘋果》這段歷史被人淡忘。去年7月,台灣有在台港人舉辦了一個名為「備份一座城市」的展覽,展出大量印刷版及數碼版的《蘋果日報》,二人遂萌生也要在英國策劃一個《蘋果》展覽的念頭。 

阿金和Clara都認為如此重要的展覽,必定要在倫敦開始,奈何要在首都找一個財政上可負擔的展覽場地殊不容易。直至今年初,他們在倫敦蘭貝斯(Lambeth),亦即窩打老(Waterloo)所在區,覓得一個前身為法庭的場地,展覽才逐漸成事。《蘋果》多名前高層因為捍衞新聞自由而被還押,Clara認為,能夠在英國法院這樣一個象徵司法公義的地方舉辦新聞展覽,更能與香港倒退的司法獨立與新聞自由形成巨大反差。

展覽收益用作人道支援工作

今次展覽除阿金與Clara,另外會有11位藝術家參與,以不同裝置展示出重印的《蘋果日報》,由創刊、主權移交、每年六四集會以至傘運及反送中運動,將不同年代的《蘋果》報道重現在公眾眼前。除了在民間記錄一段或將「被消失」的歷史外,亦希望從歷史文化角度向英國人「講香港嘅故事」,並提供材料予有興趣在海外研究香港議題的學者。 

「抗爭的迴響:《蘋果日報》文獻及藝術展覽」由「細葉榕人道支援基金」主辦,Artists Studio及「我地」贊助,6月29日至7月10日在倫敦前蘭貝斯郡法院(Former Lambeth County Courts, London SE11 4DZ)ASC Studios舉行,免費入場,現場設有捐款箱,所有收益扣除成本後將投放於人道支援工作。

標籤: , , , , ,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