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李家超上月發表《施政報告》,強調加強推廣愛國主義及STEAM教育,宣佈將把小學常識科分拆為「科學科」和「人文科」,並於2025/26學年開始循序推行。教育局最近上載「科學科」的海報及單張,內容提到開設課程是為了配合國家「科教興國」的方向,課程亦加入「國家航天和創新科技」內容,期望學生能明白善用科學、科技與工程能夠「貢獻國家和社會」。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教育局上載小學「科學科」的海報及單張,列明其推行過程。學科將於2023/24學年公佈課程框架、2024/25學年讓學校試行新課程的內容、2025/26學年正式在小一和小四推行、2026/27年擴展至小二和小五推行,最終2027/28年在小一至小六全面推行。建議課時分配小一至小二每年不少於64節,小三至小六則不少於96節。
課程內容方面,學科將涵蓋「生命與環境」、「物質、能量和變化」、「地球與太空」、「科學、科技、工程與社會」四大學習範疇,共有15個主題,當中包括39個不同的課題。其中在「科學、科技、工程與社會」範疇,提及學生能培養基礎工程思維、初步認識科學的本質、知道科學探究的方法和過程、建立科學態度和精神、亦明白善用科學、科技與工程能夠造福「社群,貢獻國家和社會」。
海報又指,開設「科學科」課程是為了配合國家「科教興國」的方向,從小啟迪學生的創意和科學潛能,並培養科學素養,深化STEAM教育。另外,課程特色包括加入「國家航天和創新科技、可持續發展概念、地球科學、工程與設計」。
教育局會為每所公帑資助小學提供35萬「一筆過津貼」作為開設「科學科」資源,涉及購置學與教資源、提升設施和設備,支援教師專業發展等工作,料於明年3月底前發放。
蔡若蓮:從小增強學生國民身分認同
「人文科」方面,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周二(7日)在立法會發言時稱,「人文科」將於原有常識科基礎上,增潤中華文化、歷史及國家地理等元素,並豐富《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內容,強調以中華文化作為價值觀教育的主軸,從小增強學生國民身分認同。
負責制定「人文科」課程框架的「小學人文科課程專責委員會」最近成立,由17名中小學、大專學界及教育局代表等組成,並已先後於上月31日及本周一(6日)舉行了兩次會議。據了解,「人文科」將涵蓋「健康與生活」、「環境與生活」、「理財與經濟」、「社會與公民」、「國家與我」、「世界與我」六大學習範疇,旨在加強國民教育、強化國家歷史教育等。
《施政報告》指出,政府將於2023/24學年公佈「科學科」及「人文科」的課程框架,「人文科」將於2024/25學年進行審書,並提供4,000個教師培訓名額和持續提供學與教資源。另外,當局將於最少50所學校進行國民教育重點視學,提升國民教育的質素和成效,並推展「 心繫家國 2.0」 聯校國民教育活動等。
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上月表決通過《愛國主義教育法》,明年1月1日起實施﹐強調要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而制定本法,當中點名增強香港、澳門的「愛國精神,自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及領土完整」,甚至連台灣也包括在內,明言「增強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對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神聖職責的認識」。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