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繼本周向中國電動車徵100%關稅後,周四(16日)再度出手,宣佈禁止26間中國紡織企業對美出口,指商品涉及維吾爾人強迫勞動,務求把商品從美國供應鏈中刪除。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美國禁止從26間棉花貿易商或倉庫進口棉花,有關企業被列入《維吾爾族強迫勞動預防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 Entity List)的實體清單,當中21間企業被指在批發市場獲取及售賣新疆棉,其餘5間企業也被指採購新疆棉。
美國國土安全部指今次是最大的一次清單擴充,發言人馬約爾卡斯(Alejandro Mayorkas)在聲明指,很多棉花企業都位處新疆以外,但有從新疆獲取棉花,並指行動有助「負責任的企業進行盡職審查,我們可共同把強迫勞動的商品拒之門外」。
根據國土安全部,自《維吾爾族強迫勞動預防法》於2021年通過後,美國已對65間實體施加限制。美國國會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CECC)主席史密斯(Chris Smith)及CECC共同主席默克里(Jeff Merkley)支持當局的行動,把有關實體清單增加一倍,同時認清到當前名單中的企業,只是佔參與強迫勞動的一小部份。
中國駐美大使館批評,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只是美國少數政客破壞新疆穩定、遏制中國發展的工具。
普京訪華美國斥中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另一方面,俄羅斯總統普京周四(16日)對華展開兩日一夜的訪問,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俄方讚揚中方對烏克蘭問題立場客觀公正,雙方不點名批評美國阻撓中俄關係發展,中俄同意深化軍事互信協作,擴大工業產品貿易,合作開發北極及爆發邊界爭議的黑瞎子島。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帕特爾(Vedant Patel)回應記者提問時指,中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不能一方面宣稱想深化及加強與歐洲的關係,另一方面卻持續助長歐洲數十年來面臨的最大安全威脅。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周五(17日)批評美國邏輯非黑即白,屬尋找敵人而不是尋求和平。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