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節・專訪|阿塗首拍黃照達英國創作   冀為移英港人抒解鄉愁

政治漫畫家阿塗與黃照達,過去兩年因為香港政治環境的白色恐怖,先後避秦移英。來到英國後,兩人逐漸走出陰霾,首度合作為今年香港電影節(英國)設計紀念品,表達移英港人的鄉愁。兩人接受《追新聞》專訪,阿塗形容今次創作是療癒他過去兩年多的內心創傷,希望作品可助移英港人抒解愁緒。黃照達期望能在英國延續創作,透過政治漫畫為海外港人帶來娛樂。

來了英國約一年的阿塗,自言不算電影愛好者,離港後反而多了留意港產片,尤其近年港產片「小陽春」的多齣戲,包括《飯氣攻心》、《正義迴廊》、《毒舌大狀》等在英國上映後,他都第一時間購票入場。他享受在英國戲院看港產片,因為九成入場觀眾是同聲同氣的香港人,即使人在異鄉,那刻卻有身處香港的獨特感覺,「入場、散場聽到好多廣東話,感覺好神奇,好似去到一個『密室』,就突然返到香港。」餘下一成入場觀眾是本地人,也令他感意外,「估唔到有一成係local(本地人),例如《飯氣攻心》有啲笑位香港人先會明,但佢哋(本地人)好有興趣入場。」

阿塗認為,透過電影向本地人傳播香港文化,是很有趣的事,而香港電影節更能同時凝聚英國的香港人族群,「舊年第一次去香港電影節,已經覺得好有意義,透過文化活動、播放香港唔能夠播嘅禁片,慢慢建立、搵番香港人嘅身份認同。」當主辦單位邀請他為今屆活動設計紀念品,阿塗二話不說便答應。他期待在電影節入場觀看英國首映的《一人婚禮》。

黃照達:見到戲院排隊人龍有親切感覺

黃照達在上屆香港電影節也有購票入場,那時他剛舉家移英,還在適應新環境,但當見到戲院長長的排隊人龍,就令他有親切感覺,「當時係我嚟英國後,第一次見番咁多香港人,大家好期待入場睇《時代革命》、《理大圍城》。」黃照達平日要照顧小朋友,只得上午空閒,但今屆電影節大部份電影安排在下午或晚上時段播映,笑言已向主辦單位「投訴」。他指今屆電影節的戲種更闊,焦點不止社運抗爭片,例如也有《一人婚禮》。他希望入場觀看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紀錄片《香港人:黎智英為自由而奮鬥》,「黎智英代表嘅唔止係抗爭,亦代表咗好多香港人嘅共同信念及價值觀。」

今屆電影節主題是「香港與香港的距離」,兩人首次合作為電影節設計明信片、海報與手挽布袋等紀念品。阿塗說,香港與香港的距離有很多不同理解,可以是物理上英國跟香港的差距,也可以是香港人身份的差異,甚至是不同時空的香港,他最終選擇以香港街道作為明信片與海報的設計題材,挑選了16處跟在英國同名的香港街道及地點,包括金鐘道(Queensway)、砵蘭街(Portland Street)、赤柱大街(Stanley Street)等,讓人聯想起昔日港英管治時的美好年代。

合作設計手挽布袋:是再見,亦是再見

黃照達就選擇了以「窗」作為其三款明信片的設計題材,第一款是將電視機化成一隻窗,「香港人嚟到英國後,好多人仲係透過收看香港嘅電視節目接收資訊,電視機對好多香港人嚟講,就好似望番香港嘅一隻窗。」第二款是一個人坐在一個英國式的窗框頂上,曲身垂頭在寫信,樓下的窗戶則是香港樓宇常見的窗花,兩者象徵香港與英國都是畫中主角的家。最後一款是一幢英國獨立屋被放在一架貨車上移動,寓意港人大舉移英,畫中主角倚着窗戶若有所思,或許仍未捨得放下香港的一切。

阿塗與黃照達又合作設計了一款手挽布袋,一邊是黃照達的插畫,畫中主角坐在行李上寫着「Goodbye My Old Friend」,是香港人近年在機場常見的送別情景;另一邊則是阿塗創作的「神獸」,寫着「Welcome to the New World」,代表香港人在海外揭開新一頁。黃照達說,這款手挽布袋是「一袋兩用」,「呢段期間好多香港人仲會返香港,可能探屋企人或處理埋啲未完嘅事,不過我哋(他與阿塗)就難啲啦,哈。」

相識十載 曾參與尊子牽頭「漫畫刁民」

黃照達跟阿塗在香港相識了近十年,「大家都係政治漫畫家,有各自嘅地盤,之前有一齊參加由尊子牽頭嘅『漫畫刁民』。」兩人對上一次見面,是在「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在黃照達舉辦的一個關於政治漫畫創作空間的網上論壇,想不到再次碰面,已是在異地一齊合作為移英港人活動創作。黃照達慨嘆,香港已沒有創作自由,留下來很難隨心所欲創作政治漫畫,更需要無比勇氣及智慧,「剩番尊子仍然撐住,係靠佢嘅輩份、勇氣同經驗,唔係咁多人做得嚟。」他也是來到英國後,始能慢慢走出白色恐怖威脅的陰影,早前在另一網媒《綠豆》的平台重拾創作的動力。

阿塗表示,經歷了2019年與港區國安法後,他跟很多香港人一樣出現創傷後遺症,自己有抑鬱情緒,直至來到英國後心理健康才有好轉,「空氣冇喺香港嗰陣咁令人窒息。」但他坦言,抵英後創作觸感比在港時較鈍,「因為好個人嘅生活感受減少咗,例如防疫政策,你要在地先至親身體會到係乜嘢一回事。我離開香港時,仍然係疫情最嚴重階段,但香港嘅後防疫時期,我已完全冇經歷過。」他舉例指有次創作諷刺香港的防疫措施,給妻子看初稿,即被問為何畫中角色沒有戴口罩,「我話係喎,就係差咗呢少少!因為我喺英國唔使戴口罩,呢啲好細緻嘅位,已容易忽略咗。」

阿塗:電影節讓他重燃強烈創作感覺

不過,阿塗稱今次為香港電影節設計紀念品,是讓他來英後首次重燃心中的創作慾望,「第一次講在英港人,對我嚟講好有感受,我係突然間重拾番好強烈嘅創作感覺,有好多諗法出咗嚟。」他說移英港人面對的最大問題是身份認同,「我哋永遠都做唔到英國人,始終係外來者,無論適應幾多年都會係一樣,但同時又做唔番香港人,身份夾咗喺中間。」他希望透過今次創作,回應香港人在英國的意義、身份是甚麼等問題,對他來說也是一次內心療癒,並希望作品能令其他移英港人一同抒解愁緒。

黃照達來到英國後,雖然創作時不用再承受政治壓力,「以前就算唔係創作政治漫畫,只係呻兩句,都已經會有條刺」,但跟阿塗一樣,都面對與香港距離漸遠的問題,「因為喺香港可以觀察到好細緻,例如官講一兩句說話,以前已經即刻可以畫。但離開香港後就無辦法感受到,要透過網上,隔咗一層先至感受到有幾重要。依家只能夠畫大路嘢,冇咗好細緻嘅觀察。」

黃照達已將目光逐漸放在移英港人社群,「有十幾萬香港人嚟到,乜嘢類型嘅人才都有,本身個社群就係微型版香港。」尤其對政治漫畫同樣有需求,因為人是需要娛樂,「香港人初初來到時,可能都係搵實用資訊為主,但當慢慢生活耐咗,就要娛樂。如果畫英國嘅故事,focus番在英港人社群,可能會更易引起共鳴。」他相信這是所有移英藝術及文化工作者面對的問題,要慢慢改變,將作品面向移英港人。

香港電影節(英國)限量套票預售詳情:https://www.hkff.uk/pass-bundles

香港電影節(英國)各片放映詳情:https://hkff.uk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