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九龍塘一帶就有不少以英國州郡命名街道,但毗鄰的中國各地又怎可能沒有成為街道名稱呢。翻看香港街道圖,發覺以中國地方命名的街道,主要在香港島市區及九龍,命名的時期主要在二十世紀初至四十年代,1949年之後就極少再以中國地方名命名新街道了。
當大家有機會親臨這些街道,細看路牌,會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大部份的英文街名,既非廣東話拼音,也不是現時這些地方的漢語拼音名稱;這正由於這些街道設於清末或民國年代,現在的漢語拼音根本尚未出現,因此這些街道的英文名稱是民國政府或是英國人使用的譯法,這些歷史地名就在香港一直保存了下來。
較早出現以中國地方命名的街道,是1910年代灣仔區的廈門街(Amoy Street)和汕頭街(Swatow Street),原因是這兩條橫街的一端是當時仍是海傍的莊士頓道,街上建有不少貨倉,貨物主要運往廈門汕頭等地,因而以此命名。
其實,以與香港有頻繁海運往來的地方命名街道,不只是中國的沿海城市,還有當時仍稱為安南現時越南的幾個大埠:西貢街(Saigon Street)、河內道(Hanoi Road)、海防道(Haiphong Road)等,由此可見世紀初的香港的貿易狀況。
正如以上幾條街道,以中國地方命名的街道其實主要在九龍區,油尖旺區許多繁華街道,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上海街(Shanghai Street)、北京道(Peking Road)、漢口道(Hankow Road)、廣東道(Canton Road,但其實Canton是當時廣州的英文名稱,並非廣東)、山東街(Shantung Street)、南京街(Nanking Street)等等,這些街道都是在1909年九龍街道重新規劃時,將原本與港島區重覆或近似的街道名稱,改用中國城市命名,一直沿用至今。
香港仔也有幾條中國地名街道,不過命名已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的事了,因為香港仔的大成紙廠結業改為住宅,新建的街道為紀念紙廠,就以成語「洛陽紙貴」去命名洛陽街,同時將附近新建的幾條街也以中國地方命名,分別為成都道(Chengtu Road)、南寧街(Nanning Street)、湖北街(Wu Pak Street)、湖南街(Wu Nam Street)和西安街(Sai On Street)。不過可能由於不是市中心區的街道,命名就比較粗疏:除了成都道和南寧街用了當時民國的官方英文地名外,其他就只用了廣東拼音了。
1949年共產中國之後,香港新建的街道,似乎就未有再用中國地名了。這大概也反映了當時大陸政權易手後,中港兩地聯繫中斷的現實。1967年中國文革浪潮漫延至香港,共黨支持的“愛國組織”發動反對港英殖民政府的行動,擺放炸彈觸發暴動,導致香港市民人心惶惶,香港政府又怎會再將中國地方放在街道名稱上呢。
香港這些中國地名命名的英文街名,點滴紀錄著一段已逝去的中國歷史,一個個只能在古地圖上找得到代表著今日一個個城市的名字,能繼續在香港的街道上承傳活著,是僥倖也是因緣。這些舊名字,上海因為漢語拼音和民國時代的拼音同樣是Shanghai,因而得以延續。而北京已成為Beijing,唯獨是北京大學的英文名,仍沿襲民國時代的Peking University,簡稱仍是PKU,相信是共產中國之下的唯一一個例外了。
作者:張三@COOTL
參考資料:
油尖旺風物誌(2003);灣仔風物誌(2010);南區風物誌(1996);維基百科
香港舊中國地方街名一覽:
油尖旺區
廣東道
Canton Road
長沙街
Changsha Street
漢口道
Hankow Road
宜昌街
Ichang Street
甘肅街
Kansu Street
南京街
Nanking Street
北京道
Peking Road
上海街
Shanghai Street
山東街
Shantung Street
吳松街
Woosung Street
九龍城區
安徽街
Anhui Street
浙江街
Chi Kiang Street
江蘇街
Kiang Su Street
山西街
Shan Si Street
四川街
Sze Chuen Street
大沽街
Taku Street
蕪湖街
Wuhu Street
香港島
廈門街
Amoy Street
成都道
Chengtu Road
南寧街
Nanning Street
汕頭街
Swatow Str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