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之後上篇|周永康「我自己也把自己拋棄」 須回到歷史現場回應運動創傷

「社會運動留下了什麼?」對於經歷2014年雨傘運動及2019年反送中運動的香港人來說,這問題極為沉重。若加上「時間不在我們這一邊」挑戰,梁文道2007年保衞皇后碼頭運動期間奮筆疾書《時間站在我們這邊——給林鄭月娥的一封公開信》的樂觀,我們看來也沾不上;鍾耀華2021年出版的《時間也許從不站在我們這邊》反而來得貼切。「鬥長命」未必贏,每一次呼吸都是「無力感」。

顧後與瞻前中的我們在抗命道路上如何定位自處?

台北飛地書店與春山出版上周末(15日)起一連兩日舉辦線上討論會,討論香港紀錄片《憂鬱之島》提出的問題—香港的歷史、運動、身份與如何紀錄。第一節邀請堪稱學運兩代人的周永康、林耀強討論〈社會運動留下了什麼?如果時間不在我們這一邊〉。羅永生則在第三節〈誰是香港人?關於歷史與身份》中也提出一些思索。

《追新聞》將論壇首日精彩內容分為上下兩集報道。上集聚焦在美港人組織香港民主委員會董事會成員、雨傘運動學運領袖周永康的反思。他坦言「我自己也把自己拋棄」,認為應該拋棄嚴格過時的觀點,指很多問題當時問得不夠深刻,才會面對運動的挫折和挑戰。周笑言,或許有人認為他以歷史論述迴避個人掙扎,「我對於創傷的回應,就是你必須回到歷史現場,查問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對這些看法一無所知的時候,沒有辦法去討論大家是從何而來、往哪裡去、今天是站立在一個怎樣的地方」。

周永康Twitter自我介紹提到自己是在美港人組織香港民主委員會董事會成員、首本離散港人雜誌《如水》創辦人之一、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地理系博士生以及香港人。當然大家耳熟能詳的2014年9月26日,他以時任學聯秘書長身份和學民思潮的黃子鋒、羅冠聰發起重奪「公民廣場」行動,掀起2014年雨傘運動。

在論壇中被問到如何面對年輕一代視理念為陳舊過時,周永康指「嚴格過時的觀點,應該把它拋棄,我自己也把自己拋棄」。周續指,有關過去的問題,歷史意義非常薄弱,很多問題當時問得不夠深刻,才會面對運動的挫折和挑戰;但這不是參與者的問題,而是港人必須了解歷史脈絡及核心衝突,才懂得如何走下去。

他認為,只集中談論運動後創傷,沒有太大意義,必須透過理性分析,了解香港民主運動進程,繼而連結海外港人社群,推動政策改變及變天的來臨。他相信情感因素及理性分析,為兩大推動力,港人必須保持堅強信念及忍耐,思考香港作為命運共同體這議題。  

周永康認為,香港有很強歷史及文化特性,香港曾經是殖民地社會,要談論香港人的特性,必須了解香港歷史如何被書寫,香港政治面對的挑戰、其對手、核心衝突及障礙。2014年傘運後,社會出現一種風潮,很多年青人及學者,開始回頭看80年代的香港歷史,他們很想找到答案:香港當下面對的問題,是不是早前已刻寫;香港未來會面對哪些挑戰或困難?2014年至2019年間的研究,彷彿回到80年代現場。2019年至今,很多在港港人及海外港人均認為,要保存2019年抗爭歷史、1997年至2019年間,曾擁有的自由空間、甚至1997年前的美好年代。

「我們亦要了解『藍絲』如何看香港」

有人會認為過去歷史的書寫及回憶沒什麼可討論,為何要用談論這個問題?周永康則相信,必須了解香港是怎樣一路走過來、被建立起來、香港到底是什麼、對不同人來說香港有什麼意義。他續指,民主運動支持者以抗爭爭取政治改革,我們需要了解為何有這些核心理念。另一方面,我們亦要了解「藍絲」或建制派、北京政府、港英政府及英國殖民地官員,如何看待香港這個事情。他稱,各群體的看法極為不同,如果我們不把這些歷史梳理,一一看清楚其分別、文化特性、政治經濟安排及生活經驗,無辦法回到「starting point(起點)」 討論思考不同人的感受是如何產生。

亦有人認為,民主、自由及公平社會是「universal value(普世價值)」,周永康則指,如何定義民主、自由及公義,受當時社會環境及政經制度影響。有人會追求共產主義理想,周永康認為,人出生或可進行決定前,已受存在的社會因素影響,繼而影響下一代。 

周永康笑言,或許有人認為他以歷史論述迴避個人掙扎,「我對於創傷的回應,就是你必須回到歷史現場,查問當中發生了什麼事情,對這些看法一無所知的時候,沒有辦法去討論大家是從何而來、往哪裡去、今天是站立在一個怎樣的地方」。他指,必須重新審視過去香港的社會運動、它面對的挑戰、局限及不同層面困難。他一直思考這個問題,希望懂得回答及理解,「把它內化成為一種新的力量去往前看,是非常深刻的反省和思考」。

周稱,面對全球霸權,本土香港人及海外港人面對不同問題,透過基本歷史分析,終能跳出挫折,各人扮演不同角色,個體聚成社會運動的載體,推動變天的來臨。 

相關報道:

標籤: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