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劇評|Viu神劇引發「圍爐意會」與「高調言傳」爭議 拒絕遺忘就等於不被同化?

不久前播完的ViuTV劇集《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以下簡稱:《那年》),引發網民熱議,盛況空前。不少網民認為,此劇無論在故事題材、角色塑造、畫面構思都突破港劇過去的概有框架,若不封為「神劇」,水平也算是近年「港劇天花板」,與2011年大台「神劇」《天與地》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特別是《那年》部份對白或情節,似是在影射2019年反送中運動及「倖存者」的複雜矛盾心理狀態,委實觸動不少觀眾,以致劇終良久仍猶有餘韻。不過,這也讓一些網民憂心,對該劇過於熾熱的討論與解讀,會影響製作團隊,以及讓有關方面扼殺類似劇集的創作,因而對該套的相關隱藏訊息、符號或意象,提出「只要意會,不必言傳」或「明就明,唔明就黎明」的看法。

你認為呢?

說句老實話,筆者當日看了《那年》首集頭約20分鐘,已想熄機,感覺就如同不少網民或影視評論人所言,此劇不外是一套港版《大逃殺》或《國王遊戲》等之類的奇幻校園血腥虐殺、刻畫人性醜惡與黑暗的劇集。最後沒有「棄劇」,全因是至少兩人,包括公司中的深黃「C9」同事極力推薦,說只要捱過頭三集,之後就會「柳暗花明」,一直追看到最後兩集更加「驚為天人」,劇中很多角色不用說很容易「對號入座」,劇情更加觸動她的記憶與情緒。她和女兒連續看了兩次,搞通所有劇情來龍去脈與符號及隱喻後,便將此劇封為「神作」。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連登仔女驚訝《那年》多政治隱喻

觀影(劇)感受從來都是主觀,作品是「龍」是「蛇」,或「神」或「膠」,並沒有所謂客觀的科學標準可以衡量,但一套電影或劇集引起網民這般熱烈討論、關注、欣賞或喜愛,確實難得。而網民其中一個焦點,就是有關《那年》似在影射2019年反送中運動及其後所謂「倖存者」的複雜矛盾情緒,像是看到自己?!難怪有連登仔(或女)驚訝:「其實政治隱喻多到真係唔知點解出到街?」「把關果個睇唔明!」還有另一位回應:「佢地識X咩!」至於究竟劇中有甚麼讓人聯想起2019年的「符號」或「隱喻」,看過該劇的人一定「心領神會」。

不過,正所謂作品一面世,「作者已死」,開始擁有自己的「生命」,外界要如何解讀或賦予甚麼意義,或引發甚麼的討論,可以說跟編劇、導演、製作團隊與電視台沒有太大關係。所以,倘若為了「保護」製作團隊而讓有關這套劇集的相關討論低調地進行,甚至變成「只要(圍內)意會,不必(高調)言傳」,其實對製作團隊而言是一件極難堪的事,亦不公道。試問有那一位創作人,不想自己的作品有着頑強的生命力,能夠長時間引起關注與討論?

故事根本和2019年完全沒有關係

話雖如此,《那年》的故事的而且確和香港在2019年發生的事情完全沒有任何關係。根據公開資料,《那年》改編自2017年網絡小說《已讀不回死全家》,2022年7月至9月期間拍攝,導演聲稱採取「復古未來主義風格」,刻意營造出時空錯置的感覺。所以,劇中有Y2K年代的摺疊手機,也有AI人工智能,以及隨時隨地讓人爆頭死的神秘武器。

至於劇中的部份對白及情節,讓人聯想起香港在2019那年的盛夏,或許正是因為編劇或導演有意無意間將自己的經歷、見聞或身處的時代背景「寫入」劇本中,以致令「寫出」或「拍出」來的天馬行空劇情,對擁有相同經歷或時代背景的觀眾而言,呈現熟悉感或較容易產生共鳴,這也是正常不過的創作思路,過去亦屢屢見諸於電影或電視中。而觀眾亦會將傾向自己的經歷、情緒、好惡「讀入」或「投射」到劇集,在某個角色看到自己的影子,從中尋找認同或慰藉。有香港主流網媒就認為,這種手段只不過是用來刺激該劇的話題性及討論熱度而已,絕非重點所在,外界應該着眼《那年》其他層次的訊息。然而,又一句正所謂「切肉不離皮」,當去掉這些讓人有所聯想的對白與情節後,《那年》還會是《那年》,仍會如此受歡迎嗎?對於這一點,還是留給網民作判斷。

劇中最多人談論,應是這一句對白:「點解你哋可以如常上班和上學,甚至去玩,好似咩事都沒有發生過?」但現實是這樣嗎?有網民解讀大結局的劇情後回應:「大家其實都冇忘記,一係無力掙扎,一係扮一切正常,一係自我封閉,一係無名無姓,但特定時間場景始終都係難以釋懷。」

網民熱議對白「點解扮到咩事都無發生過」

「難以釋懷」亦即無法忘記,讓人想起今年7月逝世、著名捷克裔法國籍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2023)的一句名言:「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但現實終歸現實,大部份人也要為五斗米而折腰,如何在拒絕遺忘的時候,不再被同化成「港豬」,絕非易事。當「人仔」貶值,北上深圳等地「廉價高質」消費再成為熱潮,即使可抵擋誘惑,還不願在港多花半分錢,仍可繼續選擇「躺平」?最怕連自己生計也不保,究竟怎樣可以在拒絕遺忘的同時,仍能做到「自己地方,自己救」?

或許,我們犯不着,去食串魚蛋或買下衫,都視之為「生命中難以承受的輕」,終日只對別人問着同樣的一個問題:「點解可以當無事發生?」正所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既然選擇留下或離開,就應該好好生活下去,「鬥長命」等待黎明的來臨。

下一部引發港人共鳴與深思的港劇或電影,會幾時再出現?確實有點期待。

香港人,加油!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黃店感謝祭-請即訂閱patreon享優惠/

標籤: , ,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