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TL實教育|香港三月文化節所見所聞

踏入三月,英國洋溢香港文化氣息,18-31日有香港電影節,離散的一代可以藉此反思「香港與香港的距離」;另外,20個城市攜手舉辦「香港三月文化節」,目的係向本地英國朋友介紹香港文化,從而達到文化交流和社區融合。我於3月11、12日應諾定咸主辦單位諾思港(HongKong Notts)的邀請,以「香港與英國文化關係為題」作演講,文章已在另一家媒體刊出,於此不贅。 本文略述在諾定咸香港文化節的所見所聞。

籌備階段,已有驚喜。諾思港負責人傳來宣傳海報,色彩奪目之餘,標題「香港做乜CULTURE」的出色食字效果,相信若在香港便很難出到街。

文化節場地選在某自然保護區旁的一所中學,景色怡人。場館包括學生飯堂和相連的活動中心。飯堂提供港式奶茶、咖喱魚蛋等美食,供參加者在休息時享用。活動中心在那兩天華麗變身成小型博物館,有遊玩攤位提供竹籤、豆袋、小石頭作玩樂之用,有淋漓淋浪出色的抗爭畫作,有香港漫畫展,有採用香港街道作背景的電玩。以下重點介紹三個項目。

在場地一角,用簡單的活動隔牆板設置了香港的籠屋,用顏色膠紙貼在地上,顯示各種傢俬、浴室、灶頭所佔去的空間;「窗外」重現了街外刺眼的霓虹光管和招牌,原來是使用了一個大型LED電視造成的效果,還播放了街外嘈雜叫囂聲,真實地呈現了香港低下階層嚴峻的居住苦況。

現場有一個褀袍展,褀袍師傅Lo Sir向每一個觀眾介紹褀袍的歷史。認真細看,很有得著。原來褀袍是1920年代在上海出現的新生事物,採用西式剪裁,收腰、收胸,以突出女性身裁。這種服裝以前沒有,連名字也是當時才出現;據Lo Sir說,一開始時已經有「旗袍」和「褀袍」之爭,後來不了了之,香港多稱旗袍,台灣則稱褀袍。事後我找資料,原來「旗袍」一名於1918年出版的《雪宦繡譜圖說》才首次出現。Lo Sir主張採用「褀袍」(取其吉祥之意),「底線是不能稱之為長衫」。原來一直有人將女用褀袍與男用的長衫混為一談。這是一則有趣的文化史料,如果Lo Sir所說屬實,那樣以西式剪裁為重點的旗袍與改良自日本學生裝的中山裝一樣,都是一種外來改良服飾。那麼我們一直以來以新郎著西裝、新娘著褀袍作為「中西文化並存」的例子,便有修正的空間了。

場館有一條空中走廊,那裏放置了年青攝影師Edwin的香港城市和山川影集,觀眾們駐足每張照片前,欣賞照片功力之餘,競猜拍攝地點,頗能觸動鄉情。我特別喜歡其中一張:夜裏,皇后大道中行人路遙望德己立街,行人用燈亮起紅燈,車用交通燈亮起紅黃燈;有趣的是,行人路上只有幾雙駐足於那裏的腳,腳以上的身體全都不見了。這是否意味着,已入夜的香港,只許汽車狂奔,城市的主人翁「人」只能站在那裏,一切動彈不得?

不是的。那兩天的諾定咸文化節,講座和閉幕禮座無虛席,反映香港人關心香港、關心香港文化。主辦方的組織能力令人嘆為觀止,能在有限的空間展出多元化的展品。期望「香港三月文化節」可以一直繼續下去,成為離散港人的文化盛事。

作者:楊穎宇@COOTL

—————

COOTL的使命

為留港的下一代保存真相,為離散的港人凝聚力量, 堅持普世價值 ,貫通全球視野。

FB: https://fb.com/cootl.hk/

IG: https://bit.ly/3iC3vvb

YouTube: https://bit.ly/3tDzdyH

標籤: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