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TL實教育|解構香港政府禮品店的意識形態

香港新聞處開設政府禮品店,政府總部實體店和網店於7月7日同時啟用,發售文具、玩具、家品等廿多項商品,聲稱目的係「加強市民對香港的歸屬感及向外推廣香港」。該店馬上引發熱議,例如網店中一套四人用餐具,照片中碗、碟、湯匙堆放得雜亂無章,毫無美感,似缸瓦舖多過禮品店。

作為官方禮品店,美感的背後,更重要是意識形態。代表一個地方的紀念品,旅遊商業區一定比你多,所以政府主辦的禮品店,首先銷售的必然是政府的形象、政治的方向、政權與人民的關係等,屬於關鍵的形象工程,所有細節都必須準確到位。為方便分析香港政府禮品店的意識形態,本文選取了歷史背景相似的臺灣(同樣曾受殖民統治,亦是華人政權)作一比較(中共的極權統治形象鮮明,國旗國徽國歌總攬一切,不需設立什麼官方禮品店)。

打開臺灣總統府紀念品中心網頁,粉綠、粉紅、粉黃的襯色,營造出青春的氣息。明刀明槍的政治紀念品當然不會缺席,例如中華民國國旗磁貼和滑鼠墊、總統就職誓詞的紀念品等。然而,大部分商品都不是硬崩崩的政治宣傳。總括而言有以下特點。

一、建立在身份認同上的軟性自豪感。軟性的意思,自然不是中共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政治宣傳。台灣的又如何呢?印有「未來做總統」的T恤;「我臺灣人」布條鑰匙圈;「臺灣起飛」透明快勞;「帶著臺灣出去一下」手環,等等。這些商品若要賣得好,大前提是台灣人有很強烈的身份認同感。

二、結合歷史。該中心設於總統府,曾是日治時期的總督府。網頁開宗明義說,這是「1919年完工的建築物,1995年對外開放,一個以總統府為主題的禮品中心」,所以很多商品都以總統府建築和梅花總統府徽來設計。其他歷史資源也是設計靈感的來源,例如臺灣傳統茄芷手繪產品,原本是一種用藺草編織成的紅、藍、綠三色網袋,現在則變成類似香港的紅白藍袋,象徵環保前衛。

三、善用地理資源。例如花瓶以油桐花、野百合為圖案,從而帶出臺灣海拔高差有四千公尺,物種資源豐富。

四、創造新的象徵意義。例如一塊普通的臺灣造型百潔布,你猜猜文案如何介紹它?「說明人民耐操、肯打拼。」

反觀香港的政府禮品店,表露出來的意識形態可謂令人咋舌。

首先,看畢那廿多項商品,你會以為香港是一個新建城市,毫無歷史深度。四款瓷杯的圖案分別是中環海濱摩天輪、故宮文化博物館、科學園、獅子山,大部分都是新的建築,獅子山作為一個香港圖騰也是七十年代的事,歷史只有五十年。香港尤其是新界曾經有過的豐富人文氣息,在產品中全數缺席。

其次,高舉紀律部隊。廿五項商品,與紀律部隊(包括警察、警犬、消防)有關的竟多達九項。這很明顯是警權獨大、李家超鄧炳強集團冒起的忠實反映。

再次,香港人哪裏去。一個明刀明槍拿紀律部隊作為政府禮品設計源頭的政權,「香港人」在商品中自然不見影。商品中,只有軟弱無力的「開心香港」、「Hong Kong 香港」等標示性文字。能凝聚香港人的口號或標語,也完全缺席。

第四,從以上三點,可見該禮品店的政治安全系數相當高,不能有明顯的香港元素,亦不能有什麼讓香港人震奮人心的設計(當然亦不可能達到G.O.D.住好啲的豐富地道文化元素),所以賣得最貴的「精品」,便只能是印着區徽、活像內部信箋letterhead的骨瓷茶具套裝,盛惠港幣1688元。

多年前,我曾經到過臺灣總統府參觀,當中有一部分介紹臺灣的文化藝術品,展板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No style means no identity。造不出自己的風格來,歸根究柢是身份認同出現了問題。

作者:楊穎宇@COOTL

————————————————————————————————

COOTL的使命
為留港的下一代保存真相,為離散的港人凝聚力量,持普世價值,貫通全球視野。

標籤: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