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TL實教育|某種教育界人物曾經失卻了的遠見

有一位在香港的教育界中人,我與他應該不算是朋友,但算是認識。曾經在一些論壇上交鋒過,在台上各自講完之後,台下也算能客客氣氣地寒暄一番,也可交換幾句見解或偏見。但我卻不敢說是他朋友,因為他可能未必高興有我這樣的朋友,我也不覺得他有什麼值得交往。就當是一個在工作或社會事務參與中認識過的人就算了。

 

無可否認,他也算是香港教育界的其中一位元老級人物,曾經有過自己的非官方教育組織。當然這個所謂「非官方」,也先要搞清楚香港社會在不同階段什麼才叫「官方」。總之,當年他就以這個組織作平台,以較為溫和的面相,來代理中共對香港教育的意圖。

 

還記得在80年代中後期,北京當時正就《基本法》的制訂進行諮詢工作,有一個教育界的研討會,出席的有新華社的某位副主任。當年討論到香港往後的教育發展,北京當局在姿態上還是比較謹慎,不希望引起任何疑慮的。香港人最擔心的,是九七主權移交之後,中共會把大陸那一套洗腦教育及意識形態控制移植到香港。當年每一次出席這些場合,有新華社的官員或者親北京的代理人在場的話,總是要盡量表現溫和,安撫香港人無需擔心,呼籲要對北京中央及一國兩制有信心。之後,當然也免不了說一大套「鼓勵香港人認識祖國,各界應該透過教育幫助年輕人了解中國」之類的黨八股。

 

那一次的討論會也是如此,印象比較深刻,是因為那位副主任說了一句露底的話。有人問了一個問題,也不記得問什麼了,那位副主任答說:「教育從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沒有那個政府是不意圖控制教育的。」單是這一句,當時就已經令座中的我產生疑慮:無論他們曾經說過什麼,無論作出什麼保證,態度有幾溫和開放,很可能都仍然只是假話。今天大家可以清楚看到的情況,證明了三十多年前我的那個懷疑,已經不需要再懷疑了。

 

再說上面提到那位人士,多年來他的那個組織,目標顯然就是要軟性地在香港推動那一套以國家民族來包裝,以推動愛國情懷作幌子,以認識歷史和文化來軟銷,實際上是鼓勵順從權勢、接受扭曲的官定歷史、不懷疑謊話的教育。

 

他曾經參與立法會教育界功能組別的選舉,但總不能獲勝。他也沒有現在這一位教育局長的運氣,輸了選舉,轉過頭來竟然可以當官。當時香港的政治倫理,還不至於容許政府完全當民意透明,不可能選輸了還委任他官職,從而對沖掉選民的抉擇。

 

到了今天,這個所謂「全面由愛國者治港」的新香港,兵家必爭之地的教育已經任由權勢予取予攜,沒有人可以爭取什麼了。理論上,此君應該是有條件進入收成期的階段了。

 

可是時移世易,現在這個新香港,對政客的要求是越左越好。要成為官員,除了庸碌,還要卑劣,還要夠無恥。此君當年在一個較文明的制度下競逐公職,要爭取民意支持,要獲得選民的信任,因此就算他背景如何硬淨,背負着幾多隱蔽議程,又得到建制陣營及北京的祝福,他也不得不擺出一副較為講道理,願意聽意見,不會動輒惡言相向的君子模樣。

 

在現在這個政治環境下,這種文明偽裝當然不再重要了。曾經有過這種偽裝的他,可能卻猛然發現,之前雖然只是偽裝,但那個文明偽裝卻成為了當下爭權搶位的包袱。如果他要在今天這個香港謀取上位,之前有過的偽裝文明、講道理、扮開明,明顯就不夠左了,還可能已經成為他爭逐功名利祿的政治負資產。

 

他自己當然不會公開抱怨,可能也沒有什麼辦法。任何人只要一直有留意過去幾年教育界的動態,當知道他這種背景竟然在新時勢下變得越來越隱形。他現時面對的這種時不予我,實在充滿了反諷意味。

 

事實上,這幾年下來,討論教育問題的空間已經很小,但政府及建制擦鞋仔還是不斷要為當下的教育加力施壓,要煽動家長學生提高警覺,隨時準備投訴老師;要提醒老師自動自覺,小心謹慎,不要冒險越雷池半步;也要不斷向辨學團體及學校的管理層提出各種新的要求,叫他們自動配合。因此,對教育問題及安排的討論機會還是有的,但此君就好像斯人獨憔悴,偶然有一些場合會出現,但已經沒有幾多發言的空間了。或者應該說,已經沒有幾多人再在意他了。

 

突然想起他,是因為近日有一個頗為配合權勢調子的平台,轉貼了他的一篇專欄短文。看到這篇文章,才知道原來他還在,還在那一份類屎眼傳媒有個地盤,可以偶然發表下他的高見。有什麼人還會重視這樣的一個爬格仔地盤呢?真的無法評估,就算有,看來也不會多。草草讀過這篇偶然看到的短文,就覺得很有「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的興味。

 

在歌頌前朝領導人的英明偉大及有遠見之後,他的文章最後段先是留下一個喟嘆:「整個社會愈尊師重教,社會愈能持續發展,而孔子早已提出對教者自許,歲月是逝者如斯,卻不分晝夜,薪火傳承,為的是下一代。」單看這一段,已經能感覺到,他實在太停滯不前了,顯然已經跟不當下香港的主流政治步伐,未能同步於現在那一套極左教育及處處威嚇老師、操控學生的策略了。最後,他還提出了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今天穩定下的香港,教育的排位又是怎樣?」可惜我悟性低,還未參透他文中可有包含落泊宮娥的怨懟或悔悟。

 

對於任何曾經對香港的教育有過幻想,或者有個任何文明想像的人來說,是真心,還是偽裝都好,那個文明烙印可能還是如胎記般,不容易即時抹去的。對此君而言,他這文章題目那六個字「教育帶來遠見」,究竟是一個命題,一個信念,還是一個質疑?這當然只有他自己才清楚。但對於一直有留意香港教育局面的人來說,答案不已經是躍然紙上嗎?他究竟是現在才能得出這種遠見,還是在嘆悔當年為權勢做事的時候,自己沒有看到當前政治現實的遠見呢?

 

作者:鍾劍華

 

———————
COOTL的使命
為留港的下一代保存真相,為離散的港人凝聚力量, 堅持普世價值 ,貫通全球視野。
FB: https://fb.com/cootl.hk/
IG: https://bit.ly/3iC3vvb
YouTube: https://bit.ly/3tDzdyH

標籤: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