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CFHK)周四(26日)就中共設計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藍圖如何影響美國州及地方官員發表最新報告,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目標是將大灣區建立為高科技經濟強區,媲美三藩市灣區的矽谷。根據華府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指出,該規劃也是北京「軍民融合」發展的戰略部份,強調透過學術合作及其他形式推動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科技軍工發展,透過資金流向中國的科技初創企業。
.@thecfhk's new report released yesterday thoroughly analyzes how China is using the Hong Kong-Shenzhen Greater Bay Area to press subnational influence campaigns in San Francisco: "While bilateral efforts to mitigate the risks of climate change and build cultural, trade, and… pic.twitter.com/mPvTRRXCOl
— Samuel Bickett (@SamuelBickett) June 26, 2025
這份報告名為《香港大灣區與中共影響美國州及地方官員的戰略(Hong Kong’s Greater Bay Area and the CCP’s Strategy to Influence U.S. State and Local Officials)》,內容提及中共自2019年2月公佈大灣區發展規劃後,新華社引述官員稱:「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決策、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楊受成兒子楊政龍推動大灣區青年交流
黨媒CGTN報道:「所有年輕人都應該把握機會,到大灣區闖一闖。」報告指大灣區藍圖試圖提供親中願景將香港人「去政治化」,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的兒子楊政龍就是中共統戰系統核心成員,一直推動擴大跨境青年交流,並鼓勵香港「青年積極擁抱粵港澳大灣區」。
報告探討「灣對灣計劃」(Bay to Bay Area Initiative)正是由中共繞過聯邦政府的緊張美中關係,與美國各州及地方官員建立更緊密聯繫,除了涵蓋香港、澳門、廣東若干城市經濟區外,未來目標還包括拉攏紐約市、溫哥華與鹿特丹。 中共藉大灣區計劃加強中港融合,透過文化與經濟文流,推廣統一敍事與身份認同,削弱香港原有的獨特性,同時試圖將中國大灣區與全球其他灣區連結起來,當中包括科技重鎮——三藩市灣區。
中共以投資貿易包裝壓制民主自由議題
中共致力塑造有利於自身利益的國際環境,同時削弱並孤立可能的反對力量,當中包括尋求經濟發展、貿易、投資、糧食安全、氣候變遷合作,同時壓制中共視為威脅的議題,包括台灣問題、對香港公民自由的打壓、國家安全、民主與人權等等。在加州,中共的次國家層級外交行動包括人才招募計劃,邀請地方市長全額公費訪問中國,並提出涉及國安領域的合作計劃。中共中央黨校哲學與戰略研究高級教授段培君更構思了中國大灣區倡議及其全球擴展計劃,目的是將珠三角洲與全球其他灣區連繫起來,他曾為中國政府官員與大學校長授課,並擔任中央黨校戰略研究院院長。
黨媒對香港與三藩市合作的報道顯示,這是一個多年的規劃。2019年,《人民日報》曾刊登標題為:「全球灣區齊聚三藩市,共謀未來經濟新格局」的報道。同月,全球灣區合作與發展論壇(Global Bay Areas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um)便在三藩市舉行,邀請美國企業高層、三藩市市長、三藩市灣區委員會主席與中共官員出席,目標是「深化全球灣區間的合作」。《人民日報網》副總編輯羅華在該論壇上發表演講,稱其為「全球灣區的合作與交流平台」,也是中國透過借鑑他國經驗,將大灣區打造成世界領先灣區的重要機會。
2021年,一個橫跨中美的大灣區倡議組織(Greater Bay Areas Initiative, GBAI)在其規劃文件中闡述,旨在將中國大灣區與全球都市型灣區連結,並強調次國家層級的參與。文件寫道:「GBAI凝聚次國家組織──非政府組織、州、省、市政府、企業領袖與學者──以發掘香港大灣區與世界各大灣區的共同利益所在。」該倡議獲得來自美國與亞洲多方組織支持,包括中國科學院(推動北京科技發展目標的關鍵機構)、中央黨校(中共中高級幹部訓練核心)、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負責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北京大學、廣州與深圳市政府,以及大灣區研究委員會等。文件指出:「鑑於當前政治與經濟局勢的不確定性,GBAI的工作為美國通往亞洲築起重要橋樑。」
該倡議在美國獲多個學術機構加持: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與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三藩市灣區委員會、沙加緬度市中國辦公室、GlobalSF、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CITRIS資訊科技與社會中心)、史丹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洛杉磯世界貿易中心,以及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
三藩市華僑領袖淪中共宣傳與滲透工具
三藩市灣區委員會在推動三藩市與中國大灣區合作及美中之間次國家層級連結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該委員會由灣區委員會基金會(BACF)支持,是一個於1944年成立的非營利協調組織,宗旨是為灣區的主要企業發聲。委員會官網表示:「十多年來,灣區委員會一直是推動深化與中國貿易與投資關係的領先商業組織。」方李邦琴(Florence Fang)與徐鵬(Kevin Xu)擔任灣區委員會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共同主席。該委員會由25個企業、公共機構與大學組成。
方李邦琴:北加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創辦人
方李邦琴是三藩市灣區知名企業家、報業出版人、美國前聯邦官員與慈善家。她是北加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創辦人,並自2016年起擔任名譽永久會長。該會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分會,旨在推動兩岸統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被中共政府用作宣傳與滲透工具,並試圖吸納與控制海外華人社群。方李邦琴曾擔任中國僑務交流協會理事,該會屬於中共中央統戰部,是中共對外政治影響與干預的重要機構之一。她接受《人民日報》訪問時說:「北加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有特殊使命,就是將我們的理念推進美國主流社會,讓主流社會明白中國和平統一對中美兩國都有利。」2004年,她在「中國和平統一世界高峯論壇」開幕式致詞時說:「台灣的選舉將揭露這些年來虛假民主的真相,讓世界看清台灣當局虛偽的面具。早在1990年代,方李邦琴就開始推動中美地方交流。她告訴《人民日報》,她曾協助三藩市郊區聖馬刁市(San Meteo)與湖北省漢川市締結姊妹城市關係。
徐鵬捐款100萬美元助三藩市承辦2023年APEC峯會
徐鵬則是灣區委員會中國事務委員會共同主席,亦是美寶集團(MEBO International)與Skingenix兩間提供再生醫療技術的公司董事長暨行政總裁。美寶集團捐贈100萬美元用於協助三藩市承辦2023年APEC峯會。徐鵬也擔任該峯會的主辦委員會主席。APEC峯會集結21個環太平洋國家的領袖,致力促進貿易、投資與經濟發展。會議期間,三藩市出現抗議事件,《華盛頓郵報》報道,親共人士使用旗桿、化學噴霧與砂土攻擊示威者。
三藩市灣區委員會與香港推動建立緊密聯繫的行動可追溯至2019年11月。當時,中國政府剛發布一份宏大的珠三角整合總體規劃後,灣區委員會執行長應中共對外友協會長、中共前國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兒李小林之邀前往香港,與當地政府、商界與學術界領袖分享三藩市——矽谷地區如何透過區域整合成功發展為全球第十九大經濟體與創新領導者的「秘訣」。
報告敦促美國州及地方官員避免落入「次國家層級外交」的中國隱性政治陷阱,提醒美國州與地方層級的政治領袖必須思考:他們想講甚麼的故事?是與中共合作的故事?還是倡導民主與人權的故事?他們必須主動掌握互動與敘事的主導權,以免在未來受到牽制或妥協,建議包括關閉經貿辦(HKETO);提升次國家層級對外接觸與技術合作協議的透明度與問責機制;加強監管官員出訪與接受禮品的法規;以及加強地方官員的反情報訓練;所有美中姊妹城市協議應經由美國國務院批准,因為此類合作屬於外交與國安事務。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