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百一十三日審訊重點及發展
.黎智英稱「珍珠港」比喻武漢肺炎恰當,認為世界開始覺醒,意識到中國帶來的危險;
.黎在專欄提到2020年8月警方大舉上門搜查《蘋果日報》令所有媒體震驚,被國安法指定法官杜麗冰質疑,指黎事後仍有發表文章;
.審訊暫停逾兩星期,押後至明年1月6日續審;
.前港督彭定康在《中英聯合聲明》簽署40年周年這天撰文,指中方違反協議應受到制裁。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蘋果日報》3間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及串謀刊印煽動刊物等罪,周四(19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續審。警方於2020年8月首次大規模上門搜查《蘋果》,事後黎智英在專欄撰文形容事件令所有媒體感到震驚,被國安法指定法官杜麗冰質疑說法,認為黎在事後仍能發表文章。另外,前港督彭定康撰文,稱中方無遵守《中英聯合聲明》,違背國際承諾,促請英國首相施紀賢在跟中國加強接觸時須三思。
黎智英第二十一日作供,繼續接受辯方盤問。黎在2020年9月中的一集網上節目「Live Chat With Jimmy Lai」,表示很贊同節目嘉賓、《華爾街日報》前專欄作家Claudia Rosett將武漢肺炎疫情比喻為「珍珠港事件」。黎在庭上解釋,二戰時日軍偷襲珍珠港,令美國對日本的軍事威脅覺醒。他指中國政府嚴格操控人民的言論自由,若病毒能在更早階段被揭發,疫情應可受到控制,認為今次全球疫情反映中國的價值觀與世界背道而馳,若中國不作出改變,對全球而言是一種危險。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黎指中共只聽命於習近平一人
黎在節目又提到,除非習近平下台及改變戰狼外交,否則中國無法轉變,又認為習近平有下台風險。黎在庭上解釋,習近平不理解世界,而中共是獨裁政權,全聽命於習近平一人,過往40年中國經濟急速蓬勃發展,是因為黨內其他人理解世界運作,但習上台後便改變一切。
警方於2020年8月10日拘捕黎智英,並派出200名警員上門搜查《蘋果日報》,黎隨後於9月27日的專欄「成敗樂一笑」發表文章,批評警權坐大及凌駕法律,侵犯新聞自由,認為警方舉動旨在殺雞儆猴,震懾所有傳媒。黎在庭上解釋,當時《蘋果》的員工擔心被捕及公司停運,認為這並非言論自由的現象,言論自由是應該大家毋須擔心《蘋果》停運。法官杜麗冰在庭上質疑,黎在事後仍能繼續撰文,認為並非如黎所稱所有媒體均被震懾。黎回應時強調,自己是提出所觀察到的情況,認為幾乎全部傳媒都被事件震懾,尤其是報紙及網媒。
黎在庭上又補充,在「港區國安法」生效前,《蘋果》記者已不獲安排出席特區政府部份記者會,在國安法生效後更遭全面封殺,只能靠整理其他獲准進入記者會的傳媒資料作出報道。審訊將暫停逾兩星期,押後至明年1月6日續審。
彭定康質疑施紀賢推動英中交往意義何在
另外,周四(19日)是《中英聯合聲明》簽署40周年,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在英國《電訊報》撰文,促請現屆政府須從中國違背國際承諾的教訓中學習。文章提到,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與中國前總理趙紫陽在40年前的今天簽署聯合聲明確認將香港移交中國,並承諾讓香港維持高度自治、五十年不變。彭定康稱中方在主權移交後只維持承諾約25年,就在香港全面實施國安法,鎮壓民主運動,大規模拘捕民主派人士、學者、記者,早前亦判處47人案的多名被告入獄,最重為監禁10年。
彭定康質疑,中國政府將《中英聯合聲明》視作歷史文件,但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卻希望跟中國就雙方分歧包括人權與民主問題進行坦誠討論,而習近平亦已表明中國的民主、人權是不容討論的「紅線」。彭定康認為,當中方違背國際承諾及國際協議,應該受到制裁,單靠討論分歧並不足夠。他又以自己擔任港督五年的經驗為例,當英中雙方出現分歧時,避免觸怒北京並非解決方法,事態往往只會單方面發展,「若推動兩國接觸只意味北京違背更多承諾,那意義何在?」
案件編號:HCCC51/2022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