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熱話.荷李活罷工|抗議串流平台薪酬待遇AI崛起 編劇演員發動聯合工潮

備受影迷期待的《芭比》(Barbie)及《奧本海默》(Oppenheimer)上周同時上映,兩部風格截然不同的電影在明星及網絡效應推動下,掀起一股「芭比海默」(Barbenheimer)熱潮,吸引大量觀眾走進戲院。在兩部電影叫好叫座的同時,那邊廂荷李活編劇及演員兩大工會正進行63年以來首次的聯合罷工行動,對抗串流平台興起改變薪酬及分紅模式,以及人工智能(AI)的應用威脅編劇及演員的生計。罷工潮影響電影業未來的發展路向,而若然雙方遲遲未能達成共識,在欠缺出品的情況下,戲院經營亦將面臨重大壓力。

美國編劇工會(WGA)早前與代表資方的電影電視製作人聯盟(AMPTP)進行了多個月的談判,以爭取更好待遇,但其後談判破裂,工會於今年5月宣佈罷工。美國編劇工會代表在電影、電視、電台及網絡平台工作的編劇,約有1.2萬會員;AMPTP則代表各主要製片公司及串流平台,例如迪士尼、派拉蒙影業、美國霍士電視台、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etflix及亞馬遜等。

直到7月,代表演員、特技人員、配音員等約16萬名從業員的演員工會-美國電視和廣播藝人聯合會(SAG-AFTRA)也宣佈加入罷工行列,這是美國編劇、演員工會63年來首次進行雙罷工。罷工行動往往意味勞資雙方不願談判或難以達成共識,目前兩大工會與AMPTP都未有讓步跡象,代表罷工可能持續一段長時間,直至雙方達成共識前,編劇不會參與製作,演員亦不會演出或現身電影首映等宣傳活動。

串流平台反令收入減少

傳統上,編劇及演員除了在工作或演出時獲得工資,還有很大收入來源是依賴作品重播的分成。一般而言,每當電影或劇集在傳統電視平台播放、或有人購買DVD產品,編劇及演員都會持續獲得分成。

近年串流平台發展迅速,逐漸改變觀眾的觀影習慣。面對龐大競爭,為了吸引及留住用戶,串流平台需製作源源不絕的內容。對於業內人士而言,理論上這代表有更多工作機會。然而,串流平台與傳統製片公司無異,同樣希望以最低成本生產最多的出品。

以劇集為例,串流平台的劇集集數很多時比傳統電視台少,加上每季劇集的間隔比傳統電視台長,變相令編劇的報酬減少。根據WGA公佈的數據,編劇及製作人的平均薪酬在過去10年下降了4%,若把通脹因素計算在內,他們的實際收入減少高達23%。

本文為節錄版本,全文請到Patreon閱覽:https://www.patreon.com/posts/86783051/

標籤: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