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僱傭軍華格納集團(Wagner Group)日前宣佈攻下爭持多個月的巴赫姆特(Bakhmut),之後會把巴赫姆特的掌控權轉交俄軍。對俄羅斯而言,這是自去年夏季攻陷利西昌斯克(Lysychansk)之後,俄軍再次拿下另一個烏克蘭城市。不過,考慮到巴赫姆特並非戰略重地,加上俄軍連月來在此耗損大量資源及兵力,分析認為佔據巴赫姆特似乎具象徵意義居多,未必對往後的戰爭發展有指標性作用。
烏克蘭東部巴赫姆特是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交戰時間最長及最血腥的戰役。雖然巴赫姆特普遍認為非戰略重地,但兩軍一直僵持不下,未有取得重大突破。直至過去的周末,俄羅斯僱傭軍華格納集團(Wagner Group)於Telegram上載片段,宣告已成功佔領巴赫姆特。
華格納集團首腦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再於周四(25日)表示,會在6月1日前離開巴赫姆特,把該市的掌控權轉交予俄軍,「我們會把我們的陣地、彈藥,包括乾糧在內的一切都交給部隊(俄軍)」。普里格津稱俄軍如果未能控制局面,其部隊隨時準備回來。華格納集團在戰爭中一直協助俄軍,普里格津早前透露已有2萬名部隊成員在巴赫姆特犧牲。
另一邊廂,烏克蘭堅稱巴赫姆特未完全淪陷,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馬里亞爾(Hanna Maliar)周四表示,烏軍仍控制該市西南部利塔克區(Litak)的一部份。「敵軍以正規部隊取代了在郊區的華格納集團,在城鎮內部,華格納集團仍然存在」。
俄軍攻巴赫姆特損兵10萬 佔城僅具象徵意義
俄軍連月在巴赫姆特消耗大量資源及兵力,美國總統拜登指出,俄羅斯在巴赫姆特傷亡超過10萬人,人數是難以彌補。巴赫姆特經過多個月來的戰事摧殘,已是一片頹垣敗瓦,正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過去周末的G7峰會上說:「你要明白,那裏甚麼都沒有。他們(俄軍)破壞了所有,那裏沒有建築,很遺憾,這是一個悲劇,但到今天,巴赫姆特只在我們心中。這個空間甚麼都沒有,只有地面和很多死去的俄羅斯人。」
烏克蘭在巴赫姆特的戰略,似乎是盡可能消耗俄軍的人員及武器,為烏克蘭爭取時間準備及重新武裝,同時等待西方提供的武器,以進行更廣泛的大反攻。軍事評論員赫拉布斯基(Serhiy Hrabsky)上校認為,俄軍佔領巴赫姆特「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俄羅斯人已經耗盡了他們的進攻能力,這就是為甚麼他們如此絕望地宣佈他們已佔領巴赫姆特」。
本文為節錄版本,全文請到Patreon閱覽:
https://www.patreon.com/posts/83548991
美國《紐約時報》/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英國廣播公司/英國天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