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調查・諾定咸寧波「斷交」風波|BBC 跟進《追》揭露機密影響評估   英國網民批:不影響人民幣才談人權

英國傳媒廣泛跟進《追新聞》調查披露市府機密決策文件,中共官媒《人民日報》主辦的國際新聞類報紙《環球時報》則引述並刊登報道。英國廣播公司(BBC)先後兩度在其電視新聞節目《今日東密德蘭(East Midlands Today)》跟進,並在網站詳細報道市府拒絕應港人聯署「斷交」的數據和討論,以及港人對中國人權的憂慮。《諾定咸郵報》則在 A4 版面刊登一整頁報道,特別提及市府擔憂會「侮辱(insult)」寧波當局,有英國網民在其網上版留言批評,只有「不影響人民幣進賬,大學才談人權」、「讓我們只有在不影響人民幣下才保持『覺醒(woke)」。

兩間傳媒均相當重視文件。在市府披露前,BBC採訪負責報道的《追新聞》記者並播出報道,預告文件將於同日下午公開;《諾定咸郵報》在文件公開三天前發報道預告,而上月《追新聞》 上訴得直時亦在 A3 版面詳細報道。《環球時報》則繙譯引述 BBC 報道和文件披露的數據,稱「部分移英港人以所謂『人權問題』為借口」要求「斷交」,絕口不提港人憂慮。文章不點名指「一些人對此不依不饒」,又訪問中國研究員評論事件。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BBC 提港人憂慮   引大學稱國際學生為諾市進賬7億英鎊

英國廣播公司先後在電視新聞節目《今日東密德蘭(East Midlands Today)》午間和十點半兩個時段跟進,並以《報告:終止對華關係可致諾市損失1億英鎊》為題發表報道。在寧波設校舍的諾定咸大學向 BBC 表示,國際學生為諾定咸市本地經濟帶來近7億鎊(約 70 億港元),以至為我們社區帶來文化益處,指透過與中國合作,大學能以教育為軟實力,利用學術研究就所有人關心的問題提出挑戰。

該報道亦引述發起聯署的港人組織 Nottingham Stands With Hong Kong,就解封文件顯示有時任工黨市議員批評決策「完全沒有諾定咸港人社羣的聲音」的回應。組織質疑為甚麼「只有大學是持份者,而公眾不是」,稱市府並未有堅守其價值,選擇維持姊妹城市協議,形容是「外國對地方議會決策的滲透」,實在「不可接受」。

該報道續指諾定咸市府曾向中國政府發信,就其人權記錄提出正式交涉和表達憂慮。報道解釋港人要求諾定咸與寧波「斷交」的來龍去脈,指自聯合國2022年有報告指控中國嚴重侵犯維吾爾族的人權,全球掀起終止與中國姊妹城市關係的倡議,英國已有四個城市於同年與中國「斷交」,而港人則擔心中國在英國的影響以及港區《國安法》。

《諾定咸郵報》等地區傳媒跟進   英國網民:支持BLM但不關心中國人權

《諾定咸郵報(Nottingham Post)》和 《The Tab》等當地傳媒亦有跟進,並在標題下方的單句內文提要(standfirst),報道諾定咸大學擔心終止兩地關係會導致寧波當局感到受「侮辱(insult)」和「尷尬」。不少英國網民留言,指諾定咸市經已破產,認為國際學生全部自費到英國就學,須負擔住宿、水電等生活成本,「每人為諾定咸市帶來數以萬鎊,他們是來消費的」,形容損失會是「大學和諾市的災難」。

然而,相當多網民亦批評決定忽略人權考慮。有人留言指,大學原來只考慮帶來的收入,支持「黑人性命攸關(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卻不關心中國人權,直指大學意思是「中國只要繼續資助校方,就可以繼續侵犯人權」。有網民更直指 「讓我們只有在不影響人民幣下才保持『覺醒(woke)』」。

《環時》訪研究員 A3 刊報道   不點名批「不依不饒」

《環球時報》上周一(17日)以《評估報告:若諾丁漢與寧波斷絕關係每年將損失 1億英鎊,並嚴重損害對華關係》為題在其網站發表報道,並同日於其A3新聞背景一頁,以若四分一篇幅刊登。

該文繙譯 BBC 報道和引述文件披露的數據,惟絕口不提風波始末、人權議題和港人回應,指於 2022 年「部分移英港人以所謂『人權問題』為借口要求」兩市終止關係,而市府於 2023 年「拒絕相關請願」。文章不點名部份人就索取資料提出上訴,形容「一些人對此不依不饒,要求市議會披露決定參考的相關文件並就此訴至法院」。至於時任市議員的批評,文章引用梅倫其時回應,提到諾定咸經濟委員會「更傾向於積極關注國際關係的好處及其所能帶來的利益,並擔心終止關係可能會引發負面的『反諾丁漢』情緒」。

報道最後訪問上海外國語大學英國研究中心智庫研究員李冠杰。他形容,英國高層及政府跟隨美國節奏,觀察中美關係走向後制定中英關係方向,「部分議員甚至主張將中國視為對立,威脅或敵對關係,地方也受此影響」。他又指,目前中英關係雖有高層對話,但地方交往仍未完全恢復。

諾定咸市政府前年四月拒絕逾千五名港人的聯署,指經重新審核後,決定維持與浙江寧波的姊妹城市協議,遭當地港人團體批評決策欠透明。《追新聞》記者其後按《資訊自由法》,向市府索取審核結果等文件,大部分遭拒絕,內部和外部覆檢均先後維持原有決定。記者上訴至初級裁判法庭(First-tier Tribunal),上月獲裁定得直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