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增】2.28 下午6時:融樂會創辦人王惠芬FB發表感言
香港融樂會創辦人王惠芬周五(28日)在Facebook發表「香港融樂會解散感言」,她指12年前已選擇離開管理崗位,秉持「不在其位,不問其事」的原則,把信任交予董事會與團隊;自2013年底辭任總幹事一職,為編著《無酵餅——少數族裔學生中文教育初探》一書而留任至2014年6月中,此後她便不再過問會務,以示尊重。她重申,這些年來沒有參與融樂會運作,但依然關心香港種族平等進程。
她在感言中提及,過去兩年來,不少朋友、支持者及少數族裔市民向她表達對最後一任總幹事的不滿,「我選擇沉默,因為我相信機構的治理應由董事會負責。」她指收到記者傳來謝永齡的新聞稿,閱後「我深感震驚、遺憾、不實」,強調融樂會自願清盤是深思熟慮的決定。她指,若然融樂會的初心與使命無法延續,支持「寧為玉碎,不作瓦全」,自願清盤總好過被人利用招搖撞騙。
她文中指出,為免讓別有用心之人乘機博取關注,重申絕對信任董事會的專業和誠信,希望公眾明辨是非,並祈求她所信仰的上主親自紀念與祝福所有董事會成員。感言備註中還加以說明,融樂會主席在記者會提到「光榮結束」,其意思是「我們當初定立的使命和目標已初步達成,並非指香港已經不存在種族歧視的問題」;而記者會上董事會成員展現的笑容,是「來自於對過去二十四年努力促成政策改變的欣慰,而非對種族平等現狀感到滿意。」
香港融樂會醞釀解散的消息由《明報》周二(25日)引述消息率先報道,並取得該會總幹事謝永齡回應講述融樂會解散令人感可惜,執委莊明蓮、創辦人王惠芬未有開腔回應。直至周五終於塵埃落定,融樂會舉行特別會員大會進行特別決議,正式宣佈解散這個擁有24年歷史、關注香港少數族裔權益的社福機構。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該會正式宣佈解散後,已遭解僱的總幹事謝永齡舉行「場外記者會」,形容解散理由欠說服力和荒謬,暗示「有人將融樂會當咗私人機構,話拉閘就拉閘」、「有人認為『我唔做,又唔想畀人做』」等指控。謝揚言將與項目主任木慧雅籌辦另一個名為「香港多元動力」的慈善機構,繼續協助少數族裔爭取更平等待遇。
融樂會召開會員大會以16票贊成、1票反對下,通過「自願清盤」的特別決議,已任命2名清盤人處理債務,剩餘資金將捐贈具類似目標和服務對象的組織。該會主席莊明蓮在記者會上表示,解散與政治、經濟原因無關,早在2、3年前已有解散的想法,解散決定有諮詢過已移居英國的創辦人王惠芬,對方就此決定表示支持。作為創會董事,莊認為融樂會「歷史任務完成」,是「光榮引退」。
莊明蓮指出,該會現時大約有400萬港元資金,支付員工遣散費,以及處理其他債務後,會再開會決定資金去向;而該會成立24年來推動少數族裔權益,至今香港已有逾30間機構提供類似服務,港府亦投放不少資源協助少數族裔,該會倡議的《種族歧視條例》亦於2009年實施,創立時的初心已大致達到,故作出清盤決定。
已被解僱的總幹事謝永齡和項目主任木慧雅,則在融樂會記者會結束後回應傳媒。謝批評融樂會執委的說法欠說服力、荒謬,「12分鐘解散一個24歲嘅慈善機構,係非常可惜、不負責任」,表明不贊成解散,並在會員大會上投下唯一的反對票。不過,他認同融樂會並無任何政治壓力,亦非財政不足;但話鋒一轉,他批評「有啲人當咗融樂會係私人機構,話拉閘就拉閘」,解散理由最有可能是「有人認為『我唔做,又唔係幾想畀人做,不如解散』」,「有人或認為倡導『根本冇得做』」。他猜測,有人對於充權、倡議看法很狹隘,認為只能叫口號、遊行、拉橫額,惟現時社會環境仍有很多不同層面的做法。
謝永齡又批評解散過程「密不透風」,事前沒諮詢在職員工,亦不准職工接觸任何捐款人、義工、少數族裔等,沒有足夠溝通。他承認,早於去年9、10月得悉準備解散的消息,並獲指示必須保密和停止所有項目;而任職2年的項目主任木慧雅直至上月底才得知解聘,期間與慈善機構洽談時不能透露原因,令過程「好難做」,個人誠信破產。現時融樂會宣佈解散,謝估計約有100名服務對象受影響。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