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國安法|憂司法制度「大陸化」   跨國企業捨棄香港作合約仲裁地

「港區國安法」推行近三年,香港法治急速倒退。據日本傳媒《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道,越來越多跨國企業眼見香港司法制度「大陸化」,在草擬新合約時都拒絕選擇香港作為合約仲裁地,不少日本企業改為選擇新加坡作為仲裁地,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今年首季處理的個案達332宗,創下歷史新高。

《日經亞洲》引述香港、新加坡及倫敦10多位律師與企業顧問,提到越來越多跨國企業在草擬新合約時,會選擇香港以外的地點作為仲裁地。報道指,跨國商業合約一般都須註明一旦發生商業糾紛時負責處理仲裁的地點,而司法獨立與仲裁結果是否可容易執行,都是會否選作仲裁地的關鍵因素。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現時每年處理約數百宗個案,特區政府近年亦對外大力宣傳香港作為國際仲裁中心的形象。惟報道引述受訪的律師指出,外界對香港法治倒退的憂慮,已威脅到香港要成為企業仲裁中心的雄圖大計。其中一名協助日本製造商在中國開設合資公司的律師表示,其客戶在協商合約時已自動將香港排除在仲裁地之外,理由是可能存在偏見。該律師又稱,自從「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生效後,很多日本企業都認為香港不再是中立的仲裁地,改為選擇了新加坡。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新加坡今年首季處理仲裁案件數目創新高

另一名客戶來自金融服務業的律師也指,很多西方企業也放棄了選擇香港作為仲裁地,「普遍認為香港的司法體系現在已融入中國司法體系,所以外國公司在起草仲裁合約時都不揀選香港。」政治風險顧問維克斯(Steve Vickers)表示,其客戶已經考慮將合約中的仲裁條款從香港轉換到新加坡,直言有部份歐美金融服務企業對於要在中國或香港授予合約感到不安,形容在部份領域中西「脫鉤」(Decoupling)情況已經產生影響。

報道指,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去年處理了344宗總值55億美元的仲裁案件,同期的新加國際仲裁中心就處理了357宗總值56.1億美元的仲裁案件。至於單是今年第一季,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就處理了332宗仲裁案件,數目是歷來首季最多;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就沒有提供有關資料。

大成律師事務所(Dentos)國際仲裁業務部聯席主管鄭繼偉向《日經亞洲》表示,「港區國安法」已成為跟中國做生意的歐美企業「關注清單」一部份,尤其是美國商家,更成為他們主要考慮因素;至於其他來自歐洲或西方世界的商家,也同樣有這種顧慮,只是可能程度較為輕。香港律政司發言人回應《日經亞洲》時表示,特區政府有信心法官可以「獨立而無畏地履行他們的司法職責」。

74%港企面臨人才流失   香港總商會:移民因素影響明顯

除了外資捨棄香港,留港企業也面對人才流失問題。香港總商會周二(6日)發表報告,指出多達74%企業面對人才短缺問題,有22%更稱情況持續了3年以上。總商會在今年4月17日至28日進行「人才短缺調查2023」,成功收回196份問卷,54%受訪會員公司有僱員逾200人,28%公司規模少於50人。問到員工離職的各項主要原因,79%受訪企業稱員工是因為想追求更高薪酬所以離職;70%企業指員工要移民;51%企業表示離職員工想尋求工作與生活平衡。

總商會總裁梁兆基表示,人才與香港競爭力息息相關,需積極補充勞動力維持香港的經濟動力。他又指移民導致人才流失的情況仍很明顯,未有放緩跡象,難以判斷會持續多久,相信離開的勞動力短期內都不會回流香港,缺口不但會繼續存在,更須密切留意會否加深。

標籤: , , ,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