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侵烏1年・專題|港人2,700公里長征秘密援烏 大埔前區議員:Stand with Ukraine不只是口號

俄羅斯獨裁者普京發動侵略烏克蘭戰爭一年,烏國軍民上下一心抗敵令全球動容,對經歷過2019年的香港人來說,尤其感同身受。戰事未完,移英港人不止關心自己的事:三年多前的「家長車」變身「Hong Kong Three」物資車隊,冒着戰火運送人道物資到烏克蘭,冀讓烏克蘭人知道香港人無忘記他們,仍站在一起對抗邪惡;亦有曾在反送中運動期間被捕的中環白領,為走難來英國的烏克蘭人民提供「一個家」以及生活支援。

Stand with Ukraine 不只是口號,《追新聞》將一連兩天專題報道,移英港人如何支援烏克蘭人,在世界舞台上,繼續展現香港人的國際視野和人道關懷精神。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上月28日,3名移英港人參與了一次秘密援烏行動,大埔前區議員姚躍生(Manson)跟另外兩名移英港人Alex與「肥達」,由曼城駕着滿載人道物資的客貨車出發,跟參與行動的十多輛客貨車行駛百多公里來到英格蘭約克郡港口城鎮侯城(Hull),再坐12小時汽車渡輪橫渡英倫海峽,翌日抵達荷蘭港口重鎮鹿特丹(Rotterdam)後,就分成四組,正式展開逾2,500公里長征,途經德國、波蘭前往烏克蘭西部後方重鎮利沃夫(Lviv)。

▲37歲的Manson參與秘密行動,上月底將一批人道支援物資送抵烏克蘭。

▲由波蘭前往烏克蘭的邊境。

Manson所駕駛的客貨車代號「Hong Kong Three」,車隊在漫天風雪的沿途靠對講機聯繫。行動由英國曼城一個支援烏克蘭的志願組織策劃,參與者大部份是退役英軍及一些荷蘭人,Manson三人是行動中僅有的香港人。戰事爆發一年,俄軍在戰場節節失利,老羞成怒的普京過去大半年改為下令瘋狂攻擊民居及民用設施,令烏克蘭人生活非常艱苦,「今次策劃行動嘅志願組織,就係希望將喺英國民間收集到嘅人道物資,包括醫療用品、氧氣罩、檢測包、防護衣、日常衣物、小朋友玩具,連同大約30架車(包括負責運輸的客貨車),盡快一次過送到烏克蘭人手上。」Manson說部份物資會直接送到交戰中的城市用作支援。

▲該批人道支援物資由英國的志願組織籌集,多個曼城港人組織亦有貢獻。

▲人道物資運輸車隊由約廿輛客貨車組成。

行程第四天,Manson就感受到戰爭的威脅。在波蘭邊境前往烏克蘭公路上,他出發前在手機安裝的空襲警報應用程式突然大響,原來兩架白羅斯戰機飛近烏克蘭領空,烏國政府於是拉響全國空襲警報,「嗰刻心情難免有啲緊張,不過有驚無險,去到邊境前已經解除警報。」他說越接近烏克蘭,沿途車輛越少,抵達邊關時,見到來自歐洲不同國家的車輛在等候過關,有西班牙、意大利、法國,「大家互相點一下頭,或者豎起手指公。」在過關後前往利沃夫的途中,空襲警報又響起,「有咗第一次經驗,再響已冇咁緊張,到達Lviv後警報就解除。」最終成功將所有物資送抵利沃夫,行動順利完成。

37歲的Manson是大埔前區議員,2021年5月舉家避秦移英,抵埗後仍熱心投入海外社運,協助支援港人集會及遊行活動,為香港民主自由發聲。惟跟不少持BNO簽證初來報到的港人家庭一樣,收入僅夠應付日常基本開支。來了英國近兩年,今次才是他第一次「出國」。曼城的香港人組織包括「曼城黃色經濟圈」、「Manchester Stands With Hong Kong」在得悉有今次秘密行動後,馬上搜集所需的人道支援物資,亦有人為Manson籌募行動經費,但Manson表示,只保留了少量經費作必需開支,其餘全數捐給細葉榕人道支援基金,「雖然唔多,但希望盡量幫到牆內手足。」

▲Manson(左四)與肥達(左一)跟其他義工將物資送到烏克蘭人手上,包括香港畫家E送給烏國軍民打氣的繪畫作品。

▲部份人道物資包括車輛會直接送到交戰中的城市,支援當地軍民。

作為家中經濟支柱,仍願冒着風險走到戰場邊緣,Manson說對不起家人,感謝他們諒解。因為他想透過實際行動讓烏克蘭人知道,香港人無忘記他們,仍然跟他們站在一起對抗邪惡,為自由奮鬥,「Stand with Ukraine唔止係口號,講咗就要做。」更重要是,他希望以香港人身份為自由民主世界作出努力,「畀外界知道,唔係只得中共統治嘅香港,仲有一班香港人係屬於世界。」他說當日為了家人的安全而走難過來英國,「我並唔想移民,返唔到香港係終身遺憾」,亦因此成為他自我鞭策的動力,不斷透過行動來為香港人發聲,令香港人的身影繼續留在國際視線。

2019年反送中運動時,Manson仍未做區議員,當時經常做「家長車」接送參與運動的年輕人,沒想到數年後,會參與運送人道物資到烏克蘭。他說當日將物資送抵利沃夫時,當地的烏克蘭人都很驚訝及很感動會有香港人冒險運送物資過來,雖然大家言語不通,但對方流露出感激的神情。他形容,當地人仍然充滿鬥志,「即使係夜晚,條街仲係好多人、好熱鬧,雖然受到空襲威脅,但佢哋係想盡量生活如常,拒絕向戰爭屈服。」

▲入夜後的利沃夫市仍然燈火通明,Manson形容當地人努力維持正常生活。

▲駕駛了2,700公里的長途車,因為太過勞累,Manson的尾指缺乏血色。

另一位參與行動的香港人Alex,透過Manson向《追新聞》提供了文字自白。來了英國兩年的Alex說,是因為要逃避極權所以來到英國,形容來到英國就像上天給了他一個機會「從新開始新生命」。他說自己家境並不富裕,在英國的收入也不穩定,但當得悉今次負責行動的志願團體希望將物資運送到烏克蘭後,就立即答應參加,因為「好像給我一個機會為同樣受到苦難嘅烏克蘭人提供一點嘅幫助」。

從來無去過歐洲的Alex表示,沿途跟不同國家的人交談,發現極權國家有很多共通點,「鍾意人民監察人民;指控西方對佢哋嘅壓迫」。他勉勵海外港人,「我可以做到嘅,大家都可以做到!而大家做到的,本地人是會看得到的,那麼對香港人社群嘅支持就會越來越多!(保持)希望!」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