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聲音|參觀《蘋果》文物展為港人遭遇傷感   英國伴侶:事件具警惕作用

正在英國倫敦舉行的「抗爭的迴響:《蘋果日報》文獻及藝術展覽」,除了展出十二個藝術單位的創作外,亦展出了由1995年《蘋果》創刊至2021年6月尾停刊這些年間一篇篇對香港以至世界影響深遠的報道重印。無論離港多年的留學生、一直在港的媽媽以至參展藝術家,再次翻閱《蘋果》均感震撼。有入場參觀展覽的本地人形容,《蘋果》被打壓的過程即使在民主國度仍具警惕性(Alarming)。

《追新聞》特約記者梁銘康英國倫敦報道

現居台灣、6月尾到倫敦親身出席兩個有份參與展覽的參展藝術家vawongsir形容,再次在展覽上閱讀《蘋果》的感覺「好震撼」,感覺就將由97年主權移交、2003年沙士及首次爆發7.1大遊行,到2014及19年的社會運動這二十多年間在香港發生過的事,將整段時間壓縮在一個展覽內。尤其他近十多年來,由讀書時期參與學生組織,到投身社會後任教通識科,到自己成為被政權壓迫的對象,「好似同自己好貼近,我覺得有機會來到嘅香港人都應該親身體驗一下。」

鄧太與兒子參觀展覽後,向記者分享對《蘋果》的感受。鄧先生在十年前留學英國,學成後繼續在英國居住,母親則一直身處香港,見證近十年香港翻天覆地的改變。鄧先生記得兒時父母指《蘋果》較《星島日報》等傳統紙媒的尺度較大,不時刊出相對暴露的相片及花邊新聞,所以昔日在港時很少看《蘋果》;但在今次展覽中,他閱讀到《蘋果》其他報道,「作為半個外來人嘅角度,發現所有嘢180度咁轉咗」,令他對《蘋果》有截然不同的觀感。

年輕的鄧先生(右)與母親參觀完《蘋果》展覽後一同離開。

鄧先生坦言,在參觀展覽後,刺激了自己反思香港是否仍然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尤其是他今年初回港時,見到街上死氣沉沉,貧富懸殊比5年前他仍以學生身份回港時更嚴重,「到底資本主義嘅結局係咪就係咁樣?香港係咪我可以長遠生存嘅地方?」

鄧媽媽表示,當年對《蘋果》的印象停留於「花邊新聞呀、狗仔隊呀、性感相呀」,當時認為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只是一個市儈的報館老闆,只為賺錢而辦報,所以覺得兒子應該多讀《星島》、《明報》等相對較適合學生的報章。惟之後她目睹黎智英親身在金鐘參與2014年佔領運動,如今為香港爭取民主、自由而身陷囹圄、囚期未明,「係用佢自己證明畀香港人睇(信念)」。

▲梁銘康攝

鄧媽媽正在英國旅居三個月,問到她回港後會如何面對新香港的生活,她隨即吐起糟來。她指現時在香港坐車,身邊學生的對話已經不再是用廣東話,慨嘆難以想像「香港呢幾年淪陷得咁快」。幸而她的子女已經長大成人,於她的年紀來說,淪陷程度對她的影響也不大。雖然本來的朋友在經歷社運也減少了,但只要找回自己的娛樂、每年旅居探親,仍然可以生活下去。

展覽的入場觀眾以英國港人為主,但亦不乏本地人身影。John和Jenny結伴參觀展覽,其中Jenny本身對《蘋果》事件毫無概念,John則曾經看過一套關於《蘋果》的紀錄片,兩人參觀展覽後,均表示為港人感到傷心( ‘A sad… the feeling of sadness that people have about it’)。John認為雖然身處英國,但只需要一個錯的政府上台,類此《蘋果》的事情可以在任何國度發生(’It could happen anywhere. It just takes the wrong government, you know?’),形容展覽既具警惕性(Alarming)、亦發人深省(Sobering)。

▲梁銘康攝

展覽展期由即日至7月10日,每天下午1時至6時在倫敦前蘭貝斯郡法院(Lambeth County Court)(SE11 4DZ)舉行。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