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運河爭議|港澳辦三轉發左報社論文章再施壓  長和澄清未就分拆電訊業務作決定

香港首富李嘉誠的長和集團傳出暫緩出售包括巴拿馬運河兩大港口在內的世紀大刁同一天,長和被指計劃分拆旗下全球電訊業務,改為在倫敦上市。港澳辦、中聯辦翌日一連三日在官網轉發左報《大公報》社論及文章向長和發動新一輪施壓行動。長和周一(31日)發表公告,指未有就全球電訊業務有關的任何交易作出決定。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長和傳出暫緩涉款總值228億美元(約1,778億港元)的世紀大刁後,長和股價周一一度跌近5%,收市報43.75港元,跌逾3%。

長和公告指出,董事會知悉最近有傳媒報道指長和或分拆本全球電訊資產及業務,指長和不時接獲建議並探索及評估可供考慮的機會,包括與本公司全球電訊業務的資產及運營相關之可能交易(包括分拆上市)。長和指,董事會截至周一未有就全球電訊業務有關的任何交易作出決定,提醒長和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注意:「目前並不確定是否將會進行任何交易。」

路透社上周五(28日)報道,長和集團繼拆售港口業務後,擬進一步分拆旗下的全球電訊業務,改為在倫敦上市,涉及香港、歐洲及東南亞的資產,新公司估值介乎100億至150億鎊(約1,008億至1,512億港元)。

另一方面,長和雖傳出暫緩出售港口,但中共對長和施壓行動卻有升級跡象。港澳辦、中聯辦上周六起一連三日轉發左報《大公報》社評及報道,當中包括《大公報》周六發表題為〈「在商言商」只是藉口 港口交易盡快回頭〉社評以及同報周日及周一的文章。社評狠批長和「揣着明白裝糊塗」,企圖蒙混過關,令人失望。

《大公報》周六社評狠批長和對大公報的「苦口婆心」不僅聽而不聞,還搞「公關」伎倆,散布所謂「在商言商」、政府方面「一早知情並不反對」等煙幕,甚至將各方好意規勸視為「文革式批鬥」,企圖誤導視聽。《大公報》翌日(30日)發表文章引用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等香港政商界人士指,社會各界希望「長和懸崖勒馬,不要配合美國的霸權,不要因小失大,不要犯歷史性的錯誤」。《大公報》周一(31日)發表文章引用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批評長和如此大規模的交易,卻不事先和國家打招呼,「似乎沒有考慮國家的安全和發展利益,又怎說得過去?」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上周五回應《大公報》查詢指將對長和世紀大刁依法進行審查後,中國財經新聞雜誌《財經》翌日(29日)報道,中國反壟斷相關法規《經營者集中審查規定》指出,經營者集中的普通審查期限合計為180天,如果審查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核實或評估,期限可能會延長。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