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來論|HKDSE仍具大學入學試資格嗎?(楊穎宇)

HKDSE仍具大學入學試資格嗎?

一直以來,作為考評局前科目經理,我比較關心具體的考務操作,例如擬卷水平、閱卷員經驗與能力、政治干預的程度等。然而,連單眼佬都知道考務墮落到一個點時,我們便不能不問:快將擴展至中國內地的香港中學文憑試,是否仍具大學入學試資格?這個問題固然值得討論,但茲事體大,難以找到切入點,所以一直按下不表。然而,最近我讀到我的前上司盧家耀先生在社交平台分享2009DSE申請國際認可的經過,該文實為香港教育史的重要文獻,亦可作為上述議題的切入點。筆者徵得盧家耀的同意,在本文中加以引述。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未進入議題前,首先簡述「國際認證」的概念及其重要性。DSE不是屋邨小學私人補習課程,不能靠口耳相傳、舊客口碑建立公信力。按官方說法,DSE係將舊有的香港中學會考(HKCEE)和香港高級程度會考(HKALE)合併成一個考試,性質是大學入學試。除了需要香港本地大學認可外,能否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可,是其成功的關鍵所在,否則DSE考生在報考外國大學時可能需要另外報考如SAT等國際考試,廢時失事。最終,DSE在國際認證上的成績很不錯,例如英國認證機構UCA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相等於香港的JUPAS)確認DSE5級至5**等同英國A LevelAA**、第4級等同C級、第3級等同E級。這樣,DSE便可以與英國A-Level甚至IB等國際考試進行成績比較,海外各大學亦據此陸續制定及公報DSE考生的收生要求,詳情可瀏覽考評局網站。 

這麼亮麗的認證結果,並非從天而降;除了課程、考評需真材實料外,還要靠考評局一眾同事的努力,因為與UCAS的認證工作於2009年便進行,當時只有課程,未有考試,更未有真正的考生考卷供UCAS參考,同事們需憑其三寸不爛之舌,進行大量游說工作,方可玉成其事。否則,兩個系統相異之處甚多,人家若將潛在的可比性按下不表,成件事便可能前功盡廢。

當中最大問題是課時。英國的高中加大學預科學制是四年,DSE是三年,換言之香港是用一年時間完成英國A-Level兩年的課程。另外,以通識科為例,課程設計之初有270課時(後來減至250),而與通識科進行對照認證的A Level Citizenship (公民科,則有360課時。怎樣可以說服人家,香港課時不足但可以達致課程目標?

以上問題,盧家耀的分享文透露了箇中端倪。

盧家耀是遊覽Cheltenham時有感而發。CheltenhamUCAS所在地。重遊舊地,腦海湧現當年認證工作的種種回憶。「申請國際認可的方法是與英A-Level某相關科目比較,比較項目包括課程和評核設計與目標、深度與廣度、課時要求、評核要求、評分準則等。」考評局人員需「向UCAS邀請來的大學代表解說自己負責的科目如何與A-Level相關科目是comparable的」。

在認證過中,原來通識科發揮了關鍵作用。

「大學代表對IES【註:即通識科的校本評核元素「獨立專題探究」】的設計和要求很欣賞,因為IES對準備入大學的中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訓練,同時也彌補了課時不及修讀兩年的A-Level 的問題。」

「英文科的同事告知,通識的IES對英文科取得國際認可有很大幫助,因為英文科考試沒要求考生寫長文(Writing兩個part加埋都係寫600字),但通識是必修,考生須用英文(當然說是用英文考通識的考生)撰寫一個三千字的專題探究的報告。」

這裏有兩點需要說明。第一,DSE的英文科緣自AS LevelUse of English,與英國A Level英文科相比,除了作文字數少之外,它是設計給第二語言而非第一語言考生應考,重視實用文而非日常生活,所以與英國A-Level英文科的可比性低。第二,心水清的朋友會問:並非每個考生都用英文考通識啊。對了,這一點當時沒有對UCAS的專家說明,過咗海就是神仙了。

那麼,從盧家耀的分享文可以作出甚麼推論?

第一、DSE的認證基礎,係要證明達到A Level水平。反送中後,中環在西環的要求下對教育界進行「刮骨療毒」,港共政權出於政治需要,將DSE的深度、廣度一閹再閹,四個必修科之一、重視論述能力的通識科被洗腦公社科代替,歷史科變成背書科,教科書商竟發信學校要求教師棄用書中的高階思維練習,以保政治安全。凡此種種,若詢之經驗教師,不難得出DSEA-Level越來越遠的結論。

第二、通識科是DSE取得國際認證的關鍵所在。通識的三千字IES,被英國大學認為可補英文科的不足,有助鞏固考生的語文思維能力之餘,還有助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關注社會議題、成為世界公民,確保具大學入學水平。可是,近年的發展大家看得很清楚:先取消IES,再殺通識,再換成洗腦公社科,四個必修科崩了一條可補足語文科不足的支柱。當年取得UCAS認證所承諾的學術基礎,已大打折扣。各位可能記得,2019年教育局出過一個通識改革方案,建議將IES變成選修,考生若選擇不交IES,成績便會封頂第4級。換言之,若對照前述的UCAS等級互換資訊,教育局等於承認,IES是取得英國A-Level AA**的必須條件,而沒有了IES的通識筆試,成績最多只達C。作為DSE必修的洗腦公社科,擬題水平遠遠不及通識筆試,最少差一條英皇道加一條彌敦道,其「達標」能否達致英國A-LevelE級,是很大的問號。四個必修科最少有一科是A貨,若說今天的DSE仍是當年的DSE,不啻為掛羊頭賣狗肉,存心欺騙觀眾。

第三、通識科作為取得國際認證的關鍵所在,2012年一開考便慘遭左派打壓、逼害:「沒有通識科,就沒有黃之鋒」;改「批判思考」為「明辨思考」;反送中運動後有左派人士在北角顯理中學門外兇LS seminar參加者,凡此種種,罄竹難書。過橋抽板,恩將仇報,一手斬斷教育高樓的鋼根力牆,洗腦大業借殼上市。然後一切仍有「國際認可」,波恬波靜。

而且,不少科目的課程目標要靠校本評核達致。例如歷史科,取消校本評核後只是將筆試的分數倍大,自2021年開始試題的高階思維甄別能力亦大幅銳減。DSE歷史科課程,與2006年中學會考歷史課程相似度達95%。我們不禁要問,若DSE歷史科的擬題水平越來越接近中學會考,它還憑什麼說服別人,可以達到英國A-Level水平?

求仁得仁,港共政權在幾年之間,讓DSE逐漸失去了A-Level水平。今天一切只是食老本,拿着「國際認可」招牌壞事做盡,在考試內加入大量愛國元素,處處抑壓高階思維,將考試變成政治工具。最大獲益者,可能便是大陸考生(不論是否雙非),可以考一個競爭遠比中國高考低的「國際認可」大學入學試,拿着成績三方(香港、中國、國際通吃。

由於各國大學已經確立了DSE考生收生要求,在未有人發現DSE已變形前,影響不會即時浮現。然而,一旦國際上有人發現今天的DSE已是銀樣鑞槍頭,後果可以是滾雪球式的。

考評局是否知道問題?當然知道。然而,考評局已墮落成為教育局的殖民地,在DSE考評上只能聽令於中西環指示。所以,考生只能自求多福。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黃店感謝祭-請即訂閱patreon享優惠/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