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超級大使館計劃|倫敦警察廳認衰! 承認皇家鑄幣廠外無法安全容納逾500人 鄺頌晴:對副首相決定有一定影響

「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周一(28日)表示,倫敦警察廳(Metropolitan Police)在內閣大臣作出決定前公開承認,中國擬在倫敦舊皇家鑄幣廠興建「超級大使館」無法安全容納超過500人的示威,若發生成千上萬人參與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將需要調動更多警力應對。IPAC高級分析員鄺頌晴接受《追新聞》訪問時表示,由於塔村市議會就中國超級大使館規劃諮詢已完結,不會再重啟諮詢程序,但對於倫敦警察廳提交的報告會有一定影響力,「因為佢哋其實之前已轉咗兩次軚,又話2,000人、又話1,200人,兩個評論都唔準確,對於Angela Rayner(副首相兼地方發展、房屋及社區大臣韋雅蘭)考慮是否批准超級大使館興建有一定影響。」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鄺頌晴續稱,IPAC已敦促國會議員要求倫敦警察廳正式向韋雅蘭反映憂慮,並呼籲否決有關中國使館申請,理由包括威脅示威自由、國家安全及公共秩序。IPAC則在社交媒體X發帖指出,經歷28日、315日兩場大型示威、數十封議員聯署信,以及多場高層會議後,倫敦警察至今才公開承認,皇家鑄幣廠舊址無法容納超過500人的示威;而大型集會將阻塞倫敦塔橋(Tower Bridge)附近的主要道路,並嚴重消耗警力資源。這足以顯示警方過往評估,忽略了由香港人組織的多場大型中國議題抗議活動,證明民間一直以來主張:皇家鑄幣廠根本不適合作為中國大使館選址。

倫敦警察廳副助理警務總監:兩次集會遠超警方安全集結上限

《衞報》周一報道,儘管警方已撤回對興建中國超級大使館計劃的正式反對,但倫敦警察廳副助理警務總監Jon Savell本月初向保守黨前黨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及內政部發函承認,倫敦警察廳「仍有顧慮」,認為大使館外超過500人的大型示威活動將會阻礙交通,並「需要額外的警力資源」。

Jon Savell在信函中指出,今年23月在擬建大使館所在地舉行的兩場大型抗議活動,參與人數介乎3,0005,000人之間,遠超警方認為可在該地點安全集結的500人上限。Jon Savell在信中寫道,位於舊皇家鑄幣廠旁的道路交匯處「需要額外警力資源,以應對更大型的集會,並在保障集會/抗議者安全及維持交通暢通之間取得平衡」,而這一點已由近期兩場大規模抗議得到證實。Jon Savell在信中強調,倫敦警察廳「對該項發展計劃保持中立,只關注其對警務工作的影響」。

Jon Savell向施志安發出的信函,是跟IPAC成員會面後寄出的。IPAC一直反對興建中國超級大使館計劃,並主張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立場。IPAC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裴倫德(Luke de Pulford)指出:「已經浪費了大量公帑來應對該地點的大型抗議。這裏既不安全,也沒有足夠的空間。只要不撤銷這個錯誤的大使館計劃,大型抗議活動就會持續下去。雖然需要國會議員、居民及數千名運動人士的努力才讓警方承認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但我很高興他們終於承認了。」

施志安促請倫敦警察廳向內閣官員表達顧慮

施志安表示將回覆倫敦警察廳,要求他們向內閣官員表達顧慮。他說:「如果國家安全和干預行為的理由還不夠充份,那麼也許考慮到塔橋交匯處會經常被封閉,並且需要從倫敦各地調派警力維持安全,這才令政府作出正確決定,拒絕這項申請。」

工黨外交事務委員會成員、英國國會跨黨派香港小組(APPG-HK)主席麥道國(Blair McDougall)表示:「警方的評估很清楚:皇家鑄幣廠外的空間不足,不僅會危及示威者的安全,而且需要大量警力資源,並將引發嚴重交通擾亂。只要抗議權利不可妥協,大使館就必須選擇一個能夠安全維護這項權利的位置。」

倫敦警察廳曾於去年12月表示,若現場集結超過100人,將會溢出到馬路上,威脅公共安全並可能導致首都交通大亂。然而,今年1月警方撤回反對意見,理由是重新審視了一份由中國三年前委託並出資撰寫的技術文件。該文件聲稱,現場可以安全容納多達2,000名示威者。警方撤回正式反對意見後,為超級大使館計劃掃除障礙,塔村市議會去年12月根據警方證據重申反對立場,惟後來表明,由於警方撤回反對意見,市議會已無法再依據該證據作為抗辯理由。在今年2月舉行的地方聽證會上,代表居民的大律師主張,內閣官員曾試圖「影響」警方以支持該計劃。

工黨政府就批建中國新大使館成外交優先事項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及內政大臣顧綺慧(Yvette Cooper曾公開表示支持興建中國超級大使館計劃,更聯名於今年1月致函英格蘭規劃檢察署(Planning Inspectorate for England)強調,「各國在對方首都擁有正常運作的外交機構的重要性」,而警方認為「有足夠空間供示威活動進行」,但也承認「對於示威者最可能集結的位置,仍存在分歧」。 在英國政府尋求與中國建立更緊密關係之際,獲批建設新大使館已成為中國的一項外交優先事項。

港人團體於53日繼續發起反對超級大使館大遊行,計劃路線以循環線進行,遊行由鑄幣廠舊址出發,途經過標誌性的倫敦塔橋,最後於鑄幣廠舊址完結,隊伍期間會讓周邊市民及遊客了解興建中國大使館的弊處。主辦單位強調,遊行路線已向警方申報,路線或受警方施加條件限制。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