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撫摸倖存者的傷口(林兆彬)

忘不了的,年月也不會蠶蝕,心中深處始終也記憶那年那夕。

當觀看完港劇《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之後,會頓時明白為何要把原著小說《已讀不回死全家》的作品名稱,改寫成為電視劇版帶有文藝氣息的10個中文字。「那年」與「那年那夕」,原來有異曲同工之妙,承載著「真.香港人」作為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和情感,撫摸着「倖存者」的傷口。

如果看不懂或沒有共鳴的話,你可能不是「真.香港人」,抑或你已經完全「move on」。不過,你仍可以當它是一套高質素的《大逃殺》題材懸疑青春劇集。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那年盛夏》並非「神劇」,因為劇中的「遊戲」有一些犯駁位,部分演員表現也一般。不過,它一定是「港劇天花板」,質素達到國際級。雖然劇中有大量日本影視作品的影子,但綜合故事、深度、人物描寫、美術、氣氛營造、配樂各方面,都超越了類似作品,包括《國王遊戲》、《朋友遊戲》、《要聽神明的話》、《Signal 100》等。如果參加海外的「金馬奇幻影展」、「韓國富川國際奇幻影展」、「布魯塞爾國際奇幻影展」等,絕對有機會贏得一些獎項。

《那年盛夏》訊息量大,圍繞青春的鬱悶與反叛、校園欺凌、人性黑暗面、成年人的虛偽、命運、生與死、人生意義、對未來的絕望等,非常值得細味咀嚼。而彩蛋、符號、隱喻多,讓觀眾可以討論一段長時間,甚至幾年後再重看,相信也會有新的領悟。

例如,在第1集開頭,何晞賢的鬧鐘寫上「1997」;他的房間裡貼上電影《香港製造》、《Matrix》、《四月物語》海報;第15集,西九龍中心播放《香港製造》預告片,何晞賢說:「上一集好似幾好睇。」,隱喻頗為明顯。

《那年盛夏》準確捕捉了「倖存者」複雜矛盾的情緒,讓觀眾找到自己和香港的影子,將主角和自己連繫在一起,情緒被帶動。雖然部分對白太露骨,不夠曖昧,但整體來說都算手法高明。第15集,何晞賢問:「點解你們可以如常上班和上學,甚至去玩,好像咩事都沒有發生過?」明確點出了主旨。

不過,何晞賢可能不明白,其實「白卡勇」和Crystal表面上「move on」了,但心底裏從未忘記「那年盛夏」發生過的事。導演用上帝視角,為觀眾交代了這個何晞賢的盲點。Crystal到保齡球場打工,明明成績應該達標也沒有考公開試,還一直收藏著男友送的手鏈,反映她可能才是「最PTSD」的一位,只是她選擇逃避。至於「白卡勇」繼續流連便利店,飲着思樂冰,懷緬跟石仔在一起的美好時光。(最後一集結尾播放《青春殘酷物語》作為插曲簡直是神來之筆!)

這三個人之所以沒有在遊戲中死亡,只是因為幸運,還有懦弱。他們不像楊悅盈,她好像《飢餓遊戲》女主角般抗爭;那三個人都是被楊悅盈拯救,才能生還。特別是何晞賢,他最初曾主張眾人合作抗爭,但其實一直都沒有什麼大貢獻。當Billy及允仔相繼死亡後,曾萌生退出群組自殺的念頭,但幸好被楊悅盈制止。他陪同楊悅盈前往MTCC,我也忘了他有何貢獻;被周sir襲擊導致重傷,大難不死;第14集被「Admin」指派最後任務,最後因楊悅盈及時制止而逃過任務。

因此,何晞賢的罪疚感可能是三人之中最重,結尾在後樓梯寫上「已讀不回死全家」,希望世人記住事件,再來一段內心獨白自我慰藉:「點解你可以消失得咁徹底,就算有一日,真係冇人再記得你,甚至乎冇人知道嗰年暑假發生過呢件事,但至少,我一定唔會忘記。」

雖然有點自我感覺良好、「等運到」,但其實意義重大,否則,何晞賢可能早已棄掉電話,楊悅盈最後就無法致電何晞賢留下紀錄;後樓梯的「已讀不回死全家」也有機會為楊悅盈送上溫暖。「倖存者」唯有等待MTCC總裁蔡明治病死,不過到時候,不知道有沒有另一個蔡明治或其AI。

我們都是「倖存者」,思考自己究竟是何晞賢、「白卡勇」或是Crystal?那年盛夏發生的一切,早已烙印在觀眾的內心,無法遺忘。以上的文字,我完全無提到「XXX」或年份,但你也明白我在講甚麼,這就是命運共同體的「心照」。

《追新聞》歡迎讀者投稿,本平台保留刪改權,一經採納刊登,不另作通知。投稿請電郵至 info@thechasernews.co.uk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黃店感謝祭-請即訂閱patreon享優惠/

標籤: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