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短評|施紀賢重建經濟拒撐港怕開罪習總 不逆侵侵「關稅戰」保英美同盟?

上任不足半年的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不斷在內政與外交問題上碰得一鼻子灰。執政工黨自上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已分別激起農民、藥房與連鎖零售商公開宣洩怒火兼表達不滿,分分鐘影響糧食供應與觸發超市結業裁員潮。直至日前,自恃曾為「進步」人權律師與「剛正」檢察官的施紀賢,先是在巴西G20峯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只因提到黎智英一案,在場中方官員隨即用暴力將英國記者推走,變相羞辱作為會面一方的他,事後竟不見英方為此事提出抗議;更令外界失望的是,施紀賢向習通電話時表明將介入審批中國重啟駐倫敦的「超級大使館」方案,被解讀為對中方施壓低頭。之後,在同日內兩度避談會否譴責香港法庭就「47人案」所作出的判決,未來是否真心關注包括居英BNO港人權益在內的香港議題頓成疑問。

施紀賢今年7月初獲國王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任命為首相後,承諾要開展改革「重建英國經濟與政治」,沒想到就因連串政治醜聞,其民望率先被擊倒。而他要開展所謂的改革,亦談何容易。就正如他在競選期間的口頭襌:「人們需要希望,但希望需要符合現實」,原先是要呼籲英國民眾不要對即將出現的政黨輪替存有不切實際幻想,但反過來對施紀賢與工黨而言,要符合的那個「現實」亦似乎十分殘酷。

本文為節錄版本,全文請到Patreon閱覽: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16557960

工黨傾向實用主義未必重視道義原則

不要以為工黨必然會受到左傾的「基本教義信條」影響,比保守黨較傾向發揮政府在市場上的角色,並且在外交方面更重視多邊主義以及更強調自由和民主等普世價值。現實是,工黨的政策很多時都傾向實用主義,並不定重視所謂的道義責任或原則底線。更糟糕的是,大多數英國人都看不到,工黨政府對推動所謂改革,鮮有周詳、完整及可行的方案,不然又豈會爭議不斷。

作者:求其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