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公園|「我城」建立到「肥土鎮」消失 ——西西的小說

//作家西西(1937.11.9-2022.12.18)去年12月離世,西西年事已高,生老病死是自然的事,然而,在港人移民離散海外的當下,筆者也剛剛離開香港,作為一個年輕時在大學主修香港文學的「文藝中年」,對西西逝世的又有一份黯然神傷。寫作「我城」的香港作家,隨着「我城」一起消逝了。

《我城》發表於1975,是西西的代表作,也是香港本土意識、香港人身分結構的重要品。1949年後的文壇,經歷五十年代難民文學、六十年代現代文義思潮,七十年代香港本土作家成長起來,創作力旺盛,也更多站在香港的角度去寫作香港的日常生活。《我城》中的人物阿果、阿髮、阿北、麥快樂、悠悠,書中靈活的敍視角度,充滿童真,趣味盎然。當中重要的是體現在本土身分的自覺,「國籍」的自覺:

我沒有護照。他們說,如果這裏的人要到別的地方去旅行,沒有護照是麻煩透頂的事。在這個城市裹的人沒有護照而想到別的地方法旅行,要有身分證明書。證明書是用來證明你是這個城市的人,證明書證明你在這個城市裹的城籍。//

本文為節錄版本,全文請到Patreon閱覽:

https://www.patreon.com/posts/lu-gong-yuan-wo-77833249

作者:阿早

筆者畢業於嶺南大學中文系,曾任職於香港專上學院文學研究中心,協助香港文學研究、刊物出版,後任教中學中文科十多年。

標籤: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