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節|首辦港台鏡像播映兩地紀錄片   台灣觀眾致謝:讓我們看到自己國家的歷史

第二屆香港電影節(英國)上月底閉幕,除了讓流散英國的香港人有機會看到多齣香港沒有上映的「禁片」,亦吸引到不少本地觀眾與兩岸留學生進場,透過電影交流。今年電影節首次舉辦港、台鏡像環節,精選兩地紀錄片讓觀眾了解台灣與香港的社會變遷。有台灣觀眾在入場看過二二八紀錄片《野蕃茄》後表示,更加認識自己國家的歷史。

香港電影節今年與台灣文化部首次合辦「鏡像:香港 x 台灣紀錄片」環節,精選了6齣港、台紀錄片,分成3組主題,包括《人間》、《如昔》及《私語》。負責構思港、台鏡像的電影節策展人之一黃靜表示,香港與台灣的紀錄片過往一直互為影響,在兩地社會不同重要時刻,紀錄片都發揮了重大作用,由台灣921大地震到太陽花學運,由香港佔領中環到2019年抗爭運動,紀錄片擔當重要角色。她因此希望透過播映兩地的紀錄片,讓觀眾看到兩地紀錄片的觀照,引發大家興趣及討論。

3組主題都是以一齣香港紀錄片配搭一齣台灣紀錄片作為鏡像(mirror image),以香港及台灣各三部不同年代的紀錄片,將兩地社會不同面貌做對照。其中《人間》播映的兩齣紀錄片,分別是香港導演張虹的《平安米》與台灣導演黃庭輔的《指月記》,透過民間傳統宗教的場景,以直接觀察電影(Observational cinema)的方式,去記錄社會現況。《平安米》記錄的是2002年慈雲山盂蘭節派米活動,《指月記》全片則以無對白形式,記錄台北龍山寺的信眾。

選映港、台紀錄片各三齣   記錄兩地社會變革

《私語》選播的兩齣紀錄片,分別是香港導演曾翠珊的2014年得奬之作《河上變村》,及台灣導演盧盈良的得奬紀錄片《神人之家》。《河上變村》是追蹤香港蠔涌村一個家庭移居海外的故事,冀引起觀眾反思移民等議題。《神人之家》就是導演盧盈良自身故事,講述他離家20年後回到家鄉,發現當年令他出走的人和事原來多年未變,以及多年來在家中缺席所引發的影響。黃靜說,紀錄片有一種流派就是以自己的生活與家庭為拍攝題材,《私語》的兩齣紀錄片就屬這種流派。

最後一個主題《如昔》是歷史的回眸,記錄兩地的社會變革。由香港導演陳梓桓的《憂鬱之島》,重演幾代抗爭者的心路歷程,到台灣導演廖克發的二二八得奬紀錄片《野番茄》,檢視台灣由威權統治到正義轉型的進程。黃靜表示,今次選映的6齣紀錄片,有社會的跨度及個人的觀照,各有自己的聲音,全部都是非常出色的作品。

觀眾對於港、台鏡像這個新嘗試反應不俗,其中在3月21日播映的《野番茄》,吸引到過百名觀眾入場,有不少是在英國讀書的台灣留學生。電影節另一位策展人伍嘉良稱,有台灣留學生在看完《野番茄》表示,感謝香港電影節安排播映,令他們有機會看到自己國家的歷史;也有觀眾表示,看完這齣紀錄片後,令他們更了解香港電影節選播此片的用心,希望透過台灣的歷史,提醒大家不要遺忘民族傷痕。

雖然香港創作空間不斷收窄,但伍嘉良表示,過往一年仍見到有不同類型的香港作品出現,相信未來也會有海外製作的香港相關電影,大家繼續找到自己的空間講香港故事。不過,他承認香港電影產量不多,所以香港電影節也不會只單一地播放某類電影,會嘗試更多元化,不論是主流或非主流都會選播,而且不止香港,今年亦有台灣的作品,而他觀察到英國的觀眾有空間接受小眾或獨立電影,所以未來電影節會作更多嘗試。

標籤: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