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在英國遇到的香港人|那個改變了一個城市的文員(泰來)

她,從前是一個文員。來到英國後,她在一間亞洲餐廳的廚房工作,負責準備下鑊的配料,偶爾也會協助一些小炒。

她很想幫助香港人。

在她居住的城市,她會為移英的長者舉辦活動,結交朋友。這種社區互助,在廣東話長者服務尚未發展得完善的英國非常可貴。

有一些朋友來到她的城市開展新生活,她會讓他們住進自己的家,不收分文,讓他們可以省下房租,留着資本找工作、安頓新居。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在她工作的場所,有時會有一些「下欄嘢」,包裝有問題的調味料、亞洲食品等等。她沒有取為私利,她建議公司,讓他嘗試轉售給區內香港人。讓香港人可以用較平的價錢買得心頭好,公司也可以回收部份資金。

社區反應非常良好,此舉讓她的公司了解到這座城市中的香港人的市場潛力。

接着她對城市中的亞洲超級市場進行研究,發現價格非常昂貴,達到過份的地步。她遊說了老闆利用既有的供應商網絡投資雜貨店,加入市場競爭。老闆相信她的觸角,及她對香港人口味的充分了解,就撥取資金讓她開始籌備雜貨舖的成立。

這家公司的加入,令城市中不同的亞洲食品價格下調,令香港人受惠。而港式雜貨鋪的成立,除了讓城市中的香港人可以買到香港及亞洲食品用品,也讓個體戶的香港人可以在雜貨舖進行寄賣—— 港式麵包、蛋糕等等,讓剛剛開展生意,未有實體商舖的香港人可以小試牛刀,累積客戶群。

她來英國之前並沒有相關的知識、學歷或者經驗,她就是這樣,運用自己的資源、人脈,在她的能力範圍不斷思考如何可以幫助身邊人,及社區內的香港社群。

我覺得這樣善良的人很可貴。畢竟她是在個人層面、商業層面、甚至消費文化層面,協助本地市場認識香港人文化,同時也協助香港人建立了更便宜的購物平台,及營商平台呀!

她說,這是她生活的一部份,但這生活的一部份也有其冤屈氣。每當被誣蔑在這些計劃當中謀取了大量私利,她都雙眼通紅,覺得很委屈。

她在這些過程中並沒有謀取私利,但她根本不知道怎樣去澄清。

我看在眼裏,也不知道怎樣協助她。我相信她,因為他就是那個會用自己積蓄購買禮物,通宵達旦準備福袋,只為了在冬季中向老人家送暖的一個女子。

而自私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行為與背後的情操。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