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專訪|移台冀推廣香港「禁片」  提供大膽政治討論空間  導演崔允信:獨立短片可以完全冇包袱

「獨立短片係好緊要,可以完全冇包袱,不論創作內容、形式,可以好大膽。主流電影以外,拍到更真實嘅香港都唔定。」移台約3個月的已解散影意志前藝術總監崔允信語重心長地說。崔允以個人名義重開平台,將舉辦「影意志獨立短片獎 2025」,有人更表示想參賽而拒當評審。

影意志2021年3月發行紀錄片《理大圍城》, 其後被藝發局終止年度資助亦不獲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續約,崔當時受到不少壓力,因此出走加拿大探親兩個月,一度想過留加,但最終決定回港。他有感在香港始終不能暢所欲言,去年年屆九旬的母親離世,崔決定離開香港,更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當時走得一個原因:驚。」崔回憶3年前短暫離港赴加的心情,坦言近兩年情緒已穩定下來。有趣的是,雖然不能重返電影學院,但文化研究相關等學院,並沒有對他「落閘」,令他可以繼續在大學「講talk」,不過在香港始終不能暢所欲言。去年母親離世,他決定離開。

「政治討論,唔係話講唔講得,大家有少少厭倦,好似好灰,好難講落去。比較大膽嘅諗法、政治討論,我都睇唔到,唔知(係咪)自己冇留意,好似喺外面都冇咗。我哋嘅戲,可以係咪提供空間畀大家接受、討論呢?」崔允信明白政治討論或令人感到無力,網上討論更會變成泥漿摔角。

他以2017年上映的紀錄片《地厚天高》為例,當時主角梁天琦極具爭議性,紀錄片還未上映,海報顯示梁天琦點煙已惹來批評;亦有人對紀錄片感到失望,認為並無探討梁天琦的政治理念。崔引述前學聯秘書長周永康當日擔任映後談嘉賓時指,正因為紀錄片無談及梁的政治理念,令觀眾看到梁天琦這個人;港人的政治光譜及爭取民主自由的方法或不同,但大家面對的打壓及付岀卻是非常接近:「事實上,真的是這樣。」

近日由兩名香港記者陳卓斯及王紀堯執導的《顏色擷取樣本.mov》獲頒今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短片探討「香港黃」、「台灣綠」與「台灣藍」,崔認為此類作品令觀眾看到實實在在的人,容易引發思考及討論。

「如果過到電檢,香港放映空間係大咗」

紀錄北角皇都戲院前身創辦人的《尚未完場》、DSE考生心路歷程的《公開試當真》、碩果僅存的志記鎅木廠《木送》、2021年疫情期間「香港四徑超級挑戰」 的《香港四徑大步走》以及紅磡拾荒者的《十方之地》分別登上香港「大銀幕」,有些更在12月聖誕檔期上映,崔允信坦言幾年前難以想像。「香港大片會壟斷市場,掉返轉,少眾到咁,靠包場、口耳相傳、多啲人睇、逐場做,當然唔會好多觀眾。如果過到電檢,香港放映空間係大咗。」不過,海外港人未必知道這些紀錄片 ,崔希望影意志提供平台,引起更多人關注。

「離開香港的港人是可以支持這些電影(無法在港上映的電影及紀錄片。2021年時是做到的。」他「數家珍」似的力數當年在海外公映的香港「禁片」,如《理大圍城》、《時代革命》以及《少年》等。崔亦希望影意志協助推動,令更多人關注無法在港上映的電影及紀錄片。

一套好的電影不一定要與電影工業掛鈎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上月播出導演杜琪峯專訪,感嘆最近是他「人生最低潮嘅時候」,直言他自己與香港一樣都沒有了靈魂,失去了人權和自由,即使他仍然喜歡拍戲。崔允信認同香港失去自由,令一些電影被摒除在外是事實,網絡上則有人認為香港仍然很自由,只要妥協仍有創作空間;歷史上東歐國家波蘭及捷克當年亦出現同類爭拗,有些人認為只有通過電檢才能讓觀眾看到作品,有些人則寸步不讓,選擇在國外放映。崔笑言自己有點貪心,認為兩種戲都應該受大眾關注,相反最主流的電影他則不太關心,因為市場會判斷。

崔認為,杜琪峯表達對電影工業的失望,「鮮浪潮國際短片節」不獲藝發局資助杜琪峯仍堅持撐下去,崔相信一套好的電影不一定要與電影工業掛鈎。經常有人稱電影業青黃不接,年輕人難以上位,崔則反問電影業能否大膽接受新人思維。崔以《十年》為例,當年觀眾反應熱烈,惟內容涉及香港人權、民主及言論自由,不少戲院不敢放映,「佢哋有一套溝通方法、自我審查,已經唔係一個自由市場」。 「好簡單,香港有禁片、有人被封殺時,業界冇好好企出嚟做啲嘢表達,𠵱家好妥協製作啲嘢,希望本土觀眾支持,我唔會特別支持,佢都咁多人睇,由市場判斷」。

「電影界有好多人付出好多」

對於中國獨立電影導演,如憑《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分別奪得今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及「最佳導演」的婁燁,崔允信對他們深表敬佩:「好多中國獨立電影,開機嗰刻已經知道唔能夠公映,點解仲會拍?證明導演對嗰部電影有多大的信念。雖然叫《一部未完成的電影》,但對他(婁燁)而言,是幾咁需要完成呢套電影。」

離港後的崔允信百感交集,「有好多人付出好多,我都曾經支持呢班人,(作為)61萬分之一支持(民主派初選)47人。電影(界)有好多人付出好多,幕前幕後可能有好多阻滯」。他希望在台灣舉辦影意志回顧展、獨立電影節及開拍新戲,惟需要時間。

杜琪峯發起的「鮮浪潮國際短片節」,18年來孕育多位本地新導演,今屆首度未獲藝發局資助;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亦宣布今屆短片比賽將暫時停辦。崔因此希望提供平台讓更多短片發佈,11月1日起「影意志獨立短片獎 2025」向全球港人公開徵件。他與其他獨立電影人分享理念並得到認同,更有人表示想參賽而拒當評審。崔認為,數齣知名度較高的獨立電影放映過後,離散港人未必留意到其他作品,希望他們繼續支持獨立電影。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