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專訪・徐承恩(二之一)|指2014至19年香港人最風光  「做到自己」「小宇宙擺晒出嚟」  促重拾手足互助精神面對壞時代

「其實香港,當你曾經有一個共同目標,一班人稱呼為手足,也做了很多犧牲。某程度上,我們開始發現人性光輝的時候。其實香港的所有東西或者香港的歷史怎樣去詮釋、我們香港怎樣才叫風光、怎樣才不風光,我們未來應該怎樣,不論是我們會回到香港這個地方或者我們在現在離散社會作為一個在某個國家裏面一個對當地社會有所貢獻的族群,我想都要從一種2019年那個經驗、我們再想我們手足互助、那種手足互愛、那種Philadelphia的精神,要找回出來,重新用這個觀點去審視,香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

「『以前香港好風光,現在折墮成咁,人家好似開始落閘!』」香港人過去一星期或經歷另一個「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的時刻。前者是英國計劃收緊移民政策,對BN(O)簽證影響未明;後者是香港國安管治「加辣」,《基本法23條》附例快閃通過。開創香港本土史研究的民間學者徐承恩接受《追新聞》專訪指出,西方國家對移民態度會愈來愈緊,香港人當下處於另一個歷史時機也是不幸的時機。他指出,香港人要再風光,須要自我實踐,促請港人不用懷緬上世紀80、90年代的香港,指2014年至2019年才是香港人風光歲月:「香港人做到自己嘅時刻,成嗰小宇宙擺晒出嚟」。他認為,港人不管怎樣也應找回2019年反送中運期手足互助精神,提出未來香港「自主、手足、價值」缺一不可。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中共「條線拉得愈來愈緊」 香港白色恐怖無止境

正在英國巡迴推介其新作《醬缸裏的欺負鏈》的徐承恩近日接受《追新聞》專訪,他引用國民黨威權管治台灣「228事件鎮壓、清鄉以及數十年白色恐怖」經驗拆解中共港府為何在港區《國安法》以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以上,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新增附例。他指出,附例或許對中共國安系統運作帶來若平方便,但不是一種質的改變,而是要告訴香港人「我條線拉得愈來愈緊,不停加新嘢入去;硬對抗已不可能,嚟緊對付軟對抗;軟對抗也沒有,他就會說你要乖乖地,你要驚、你要順從、佢要去到一個點(都唔會做到)完全無人軟對抗,完全驚晒,完全係震,要港人忍氣吞聲才可能滿足,(是一個)無止境(過程)。」

徐承恩在專訪中指出,貿易全球化很容易被說成是被其他國家搶了工作或機會,於是很容易把矛頭放在外來人身上,所以基本上全世界西方國家對移民的態度會愈來愈緊。他表示,面對英國改革黨近日地方選舉中大獲全勝,工黨政府也不得不因為選票因素而計劃收緊移民政策。

「我們離散時會比較,比較時會思鄉:『以前香港好風光,現在折墮成咁,人家好似開始落閘』,但我會強調,我們之前一直用來做參考的東西有問題。你用80、90年代做參考,然後你覺得自己很折墮,但80、90 年代是不可持續的。」徐指出,香港人目前處於一個歷史時刻,也是一個不幸的時刻,也是一個壞的時光。他建議港人調整心態。

指80、90年代香港「不可持續」「不是自己爭取回來」

他指出,上世紀80、90年代,香港作為中國與西方的中間人透過差價謀取利潤。不過,隨著中國接通世界,香港中間人角色褪卻;即使沒有港區《國安法》及《基本法23條》,香港已經不能重新回到上世紀80、90年代。「我們心目中的家鄉、那種80、90代的香港形象,我們覺得很開心、很懷念的那種東西,其實本身是一件不可持續的事。」

他同時批評那時候香港人醒目短視:「High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高科技產品易虧本,低科技產品有錢賺)思維主導,不願作出長遠投資;只講差價、不講公義、也不講自由,所謂上世紀80、90年代香港「光輝歲月」只是時間、地理上的啱啱碰著剛剛,「不是自己爭取回來」。

他指出,香港根本的問題是不由自主;香港人要再風光,須要自我實踐:「我去爭取,我是一個自主的人,我想去爭取一些東西;同時,我身邊有其他香港人都想爭取這件事。其實這件事就是一種自我或主體的覺醒。」他指出,2014年至2019年是港人自我實現的歲月,也是香港人最威水的時候。

「2014至2019就是,你知道某一種狀況不理想,我們一起去找答案;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覺我們都是一班有共同命運的人。我們是一班共同命運的香港人,所以我們應該就是為了某一個理想。我們知道某些東西是不對的,而且有些東西是走錯了的。我們想追,我們是找回自主,找到一個群體,找到一個理想的目標。」他表示,未來香港「自主、手足、價值」缺一不可。

他在訪問中提到美國費城,指費城Philadelphia是希臘文,Phila代表喜歡、親近;delphia是兄弟、手足,Philadelphia即手足互愛的地方。「我們未來應該怎樣,不論是我們會回到香港這個地方或者我們在現在離散社會作為一個在某個國家裏面一個對當地社會有所貢獻的族群,我想都要從一種2019年那個經驗、我們再想我們手足互助、那種手足互愛、那種Philadelphia的精神,要找回出來,重新用這個觀點去審視,香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