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3齣電影讓你認識「光州事件」

《願榮光歸香港》被香港政府列為禁歌,早前觀看紀錄片《幸彤在監獄》,其中一幕在南韓拍攝,一班當地年輕人吹奏著全斗煥執政時的禁歌《獻給你的進行曲》,讓我毛管直豎。歌曲悼念1980年光州事件,而今年5月18日是光州事件44周年紀念日。在香港社運火紅時期,我很喜歡觀看關於那段歷史的電影,希望從中獲得一些啟發,還有共情感。

今次想向大家推薦3部電影,讓大家從不同角度理解光州事件。首先是《逆權司機》(2017年),講述1980年,作為的士司機的男主角幫助德國記者,將光州血腥鎮壓的新聞片段運出國外,讓全世界知道屠殺真相。電影由《上流寄生族》影帝宋康昊主演,雖然改編自真實歷史,但非常戲劇性,亦拍攝得非常感人。當年在戲院內,讓我淚流滿面。

《逆權司機》告訴大家真相的重要性,亦教會我人與民情是可以改變的,當一個不理政治甚或支持威權的人看到暴政的醜陋,人性便有機會驅使他反對政府。

一個原本對政治毫不關心的的士司機,意外地被捲入歷史的漩渦中,他逐漸改變,善良本性讓他勇敢地幫助德國記者逃出光州,展現出人性光輝的一面。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中也有許多類似事件,例如「家長車」等素人司機投入到運動中。

然而,《逆權司機》並沒有描繪光州事件「勇武」的另一面,或許會讓觀眾誤以為光州事件只是「和理非」,所以大家必須要觀看另一部電影《華麗的假期》(2007)。

「華麗的假期 」據說是全斗煥軍方當年鎮壓光州民運的行動代號,電影主角是一位光州的士司機,故事講述原本對政治不感興趣的男主角在戲院看電影期間,突然有軍人衝進戲院追打示威者。後來,他的家人在和平示威中被殺害,男主角和其他憤怒的光州人決定搶奪軍火,武裝抗爭,佔領政府總部。

電影結局非常悲壯,武裝抗爭被血腥鎮壓。光州人民明知道與軍隊之間的實力差距很大,仍然選擇用生命來抗爭,他們的高尚人格實在令人敬佩。經過反送中運動後,香港人一定能夠理解他們的感受。

最後要推薦的是《26年》(2012),一個半虛構的故事。講述於2006年光州事件26周年紀念日,一群受害者家屬和軍人計劃暗殺獲得特赦的屠夫全斗煥。

而在現實中,全斗煥於1996年12月被首爾高等法院判處無期徒刑;1997年12月20日,在金大中的建議下被金泳三赦免;最終在2021年病逝。

因此,戲軌非常大膽,竟然講述暗殺一個2012年上映當年還在生的真實公眾人物。由於主題敏感,投資者最後突然撤資,製作團隊改為眾籌,並成功得到近15,000名網友的支持,募集了7億韓元。

就算南韓已經民主化,也不等於公義立即得到伸張,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屠夫獲得特赦,連一句簡單的道歉也沒有,電影中的光州人被迫走上暗殺之路。1980年的悲劇,衍生出更多的悲劇,惡性循環,不斷輪迴,即使是血債血償,也無法癒合南韓民族的傷口。

現在香港進入了禁歌禁片的時代,反送中的傷口,暫時無法通過反送中的電影或紀錄片來治癒,只能倚靠一些擦邊球的文藝作品抒情。

作者:林兆彬

香港前區議員、時事評論及影評人

標籤: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