蘊潤新生|四年過後,前路何向?

集會熱度比起2019、20年退減是非常正常的事,但集會人數向來跟認真關注的人數不必然掛鉤。19年6月9日的100萬人大遊行前,曾經有一個反對填海的遊行,人數才不過3、4千人。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個「低潮」中,我們仍能籌得約11萬港元善款,足證香港人的良知與關懷從未減退。真摯感謝支持我們理念、樂於支援在囚者的香港人。

英國的公民社會無論處於高峰或低谷,也如一個永動齒輪,不會暫停發展,只有快慢。

反而香港本土處於非常嚴峻的景況,整體社會不能開源亦不能節流、不斷消滅專業又同時不斷引入外勞、透過赤化教育調教一批又一批認同中國價值的小粉紅、金融優勢消彌之時沒有能力開拓其他產業⋯⋯此之種種內憂外患,正在壓迫着本土港人。

現在的計畫是為未來十年而定,救生艇計畫也非一日傾成,我們如果行有餘力,請多多思考與討論該如何能在本土支援我們的族群。就着我們各自預視到的未來困難,積極開始探究緩解方案。基於社福、文化、教育牢牢握在港府手中,開始發展一些符合十年後香港需要的業務,或許可以減少本土港人的劣勢。

歡迎認同「細葉榕」理念嘅你幫助我哋走得更遠,聯絡方法: info.bonhamtreeaid@pm.me

作者:阿政
細葉榕人道支援基金創辦人及召集人,前教師,2019年香港社運被捕者。

標籤: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