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tton補選.追專訪|蔡嘉源當選Sutton Central市議員 感激選民認同 「證明香港人影響力不容忽視」

「小香港」之稱的Sutton(薩頓)迎來第一位香港人市議員(Councillor),「Sutton香港人」Facebook群組管理員蔡嘉源(Richard Choi)首度參政一擊即中,周四(10日)參加薩頓中部(Sutton Central)補選,取得過半選票(55.7%1,291票)大幅拋離對手,為自由民主黨保得議席,擊敗保守黨、工黨,以至首次落區挑戰的改革黨代表。Richard勝出後接受《追新聞》訪問,坦言感激得到選民認同,證明該區的香港人影響力不容忽視。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Richard出選的選區包括港人熟悉的「香港人大廈」、商業街(High Street)等一帶,由於居住人口密集,所以Sutton Central選區(Ward)的範圍比較窄。當選後,Richard需要為當地約12,500名居民服務。

自民黨在Sutton紮根佔盡優勢

他指出,Sutton選區的地方議會(Council)在過去39年來由自民黨控制,去年英國大選,Sutton選區的國會議員(Member of Parliament)也由藍轉黃,兩名MP Bobby DeanLuke Taylor均來自民黨,所以自民黨一直在Sutton佔盡地區優勢。

2022年地區大選,自民黨已問我有冇興趣參選,我做咗個好深入嘅思考,當時加入咗自民黨,但無參選。」他解釋,英國於2021年開始推出BN(O)簽證計劃,大批香港人開始選擇到英國生活,他當時建立Facebook群組,初衷為香港人落地生根,解決定居、學位等問題,「除咗冇councillor嘅身份,但已經做緊councillor嘅工作。」

Sutton Central市議員突失聯遭DQ

直至該區市議員David Bartolucci突然失聯,遭市議會撤銷議員資格後,Sutton Central懸空了一個議席需要進行補選。Richard表示,過去一直都有跟David聯絡解決香港人的困境,對方都十分願意幫忙,「當時一幢高樓停車場發生火警,聯絡咗David之後,就安排警察、消防、市議會舉行聯合會議,大樓加裝防火設施,也滿足了保險賠償,有效回應到社區需要。」然而,在農曆新年期間,David突然失聯,不知是家庭還是精神出現狀況,而其他市議員需要分擔David的工作量。有見及此,Richard說:「作為香港人要企出嚟,負擔一部份責任,幫助呢個選區。」

▲自民黨黨員上周末到Sutton為蔡嘉源拉票。(黃偉國提供)

▲自民黨黨員上周末到Sutton為蔡嘉源拉票。(黃偉國提供)

被問到他對能贏出今次選舉主因是甚麼時,他分析:「補選參與度會低啲,冇咁熱情,加上復活節選民去咗旅行,當然郵寄都可以投票,但投票率係會相對低,咁就顯得香港人嘅影響力更大。」周四的投票日,他聽到黨派的同事匯報,見到很多香港人的面孔去票站投票,對自民黨也十分支持,加上Sutton Central30%左右的港人居住,屬於比例較高的選區,也成為勝出的關鍵。

Richard踏入從政之路如何部署?黨友吳兆康在所屬的選區Wokingham動議反對中國超級大使館,上月獲得通過,Richard對港人訴求有何取態?自民黨至今已有4名港產市議員,究竟他們會否聯盟起來?請繼續留意《追新聞》報道。


香港民主委員會(HKDC)早前發起40個組織去信英國內政大臣翟偉紳(Dan Jarvis)將中國列入「外國影響力登記計劃」(FIRS)受限制進階級別,保守黨、自民黨議員均多次敦促政府果斷決定,惟中國超級大使館勢在必行,FIRS推行在即,國際倡議與項目高級幹事劉珈汶首度發起國會聯署,冀以民意給政府施壓。

聯署連結:https://petition.parliament.uk/petitions/716992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DINDANgRmkW/

Xhttps://x.com/hkdc_us/status/1909947534094610711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