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引述消息人士透露,有「中國版世界銀行」之稱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計劃於今年在倫敦設立首個歐洲辦事處,利用英國為其「一帶一路」倡議的全球發展項目籌集資金。消息傳出翌日,英國政府周二(24日)推出《國防戰略2025》(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2025)最新報告,在間諜風險下仍尋求與中國建立「貿易與投資關係」,在對中審視(China Audit)與國安戰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闡釋與北京互動的方針。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英國政府表示,近年來中國的間諜行為、對英國民主的干預,以及試圖破壞經濟的行為有所增加,官員承諾在與中國打交道時將展現「更大的強硬與一致性」,但承認希望與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建立「貿易與投資關係」。
在提到移英港人社群方面,報告指英方在國家安全應對將繼續以威脅為導向,強化防禦並採取有力的反制措施,保護在英國的香港社群及其他族群免受跨境鎮壓的侵害,並強調在人權與網絡安全上,英中雙方存在明顯的分歧,緊張局勢很可能會持續。
林德偉:中國的實力是不可忽視妥協
「對中審視」報告檢視了英國與中國關係,建議政府提升與這個亞洲經濟強國互動的能力,同時加強對來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管治下的中國所帶來的風險「韌性」。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向國會議員表示,過去十年來,中國貢獻全球三分之一的經濟增長,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加上香港也是英國第三大貿易夥伴,「中國的實力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
林德偉表示,這份「對中審視」報告呈現了一個「複雜的圖像」,但「英國對中國的政策將建立在『進步現實主義』之上,面對全球,已非我們所期望的世界」。他續說:「與我們最親密的盟友一樣,我們會在可合作範疇合作,在必須挑戰上堅定應對」,並誓言「絕不在國家安全上作出妥協」。
「對中審視」報告達成多項結論
「對中審視」報告達成的結論包括:對仰賴中國學生與合作夥伴以獲取關鍵資金的高等院校提出的建議,當中已納入國家安全戰略之中。戰略指出:「來自中國的競爭挑戰──從軍事現代化到國家力量的展現,涵蓋經濟、產業、科學與科技政策──對英國人民的生活可能造成深遠影響。」
報告強調,有必要「在符合我們國家利益的情況下進行直接與高層接觸與務實合作」,顯示未來將展開更多與北京的高級別對話。戰略指出:「在這個更加動盪不安的世界,我們必須減少誤解與溝通不良的風險,這正是近年來英中關係的特徵。」
報告指出:「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的角色日益重要,從氣候變遷到全球健康與金融穩定,都是解決重大挑戰的重要一環。我們將尋求一種促進安全與韌性增長並提振英國經濟的貿易與投資關係。」但戰略應對上承認,「在人權與網絡安全等幾個重大領域,雙方存在明顯分歧,緊張局勢可能會持續存在。」
報告指出:「中國的間諜行為、對我們民主制度的干涉,以及削弱我們經濟安全的行動在近年明顯增加。因此,我們的國家安全應對將繼續以威脅為驅動,加強防禦,並採取強有力的反制措施。」對中審視建議:「在國家安全體系內加強對中國事務的應對能力,這包括為那些將中國視為重要合作夥伴的私營部門或高等教育機構提供指引,以建立一個互惠且平衡的經濟關係基礎。」
亞投行擬於倫敦建立辦事處
與此同時,總部設於北京的亞投行(AIIB)周二(24日)選出下任行長,由中國候選人鄒加怡當選,將於2026年1月履新、任期5年。Politico引述兩名知情人士透露,亞投行計劃於今年在倫敦設立新辦事處,利用其為「一帶一路」籌措全球發展項目資金。英國首相施紀賢過去一直試圖重新調整與習近平的關係,但上月英美達成貿易協議的附加條款包括可能逼使倫敦限制與北京貿易。
英國智庫漆咸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中國問題高級研究員William Matthews懷疑,特朗普政府就亞投行在倫敦設立據點持歡迎態度,畢竟美方已對英方施加壓力,只要在貿易問題上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對抗中國。他續指,隨着中國實力不斷增強,英國「應 該根據自身長期國家利益作出決策,英國持續參與亞投行至少能對該行的發展方向擁有一些影響力,「關鍵是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中共的本質及其施加的影響,並在必要時加以反制。」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