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發表香港營商風險報告 聯繫匯率未來取決北京意願 企業難在中美夾縫生存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周二(7日)就香港營商環境風險發表一份最新報告,提及自2019年以來,香港的制度發生結構性的變化,呼籲在港營商的企業審視政治及經濟的風險。報告詳細列出香港營商的風險,包括貨幣風險、遵守法規的風險、資訊流通等,當中亦有探討香港聯繫匯率能否維持,提到如果中國資金外流加劇,中國為保金融穩定,可能會把港元與美元脫鉤,轉而跟人民幣掛鉤。

報告題為《破碎的基礎,評估香港商業環境的風險》(Fractured foundations: Assessing risks to Hong Kong’s business environment)。報告指在香港營商面臨的最大風險,是港元與美元掛鉤、以及資本自由進出香港的狀況可能產生變化。聯繫匯率制度本質上取決於機構及領導的可信性,也取決於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港元一直面對着「2047問題」,意指港元到2047年將面臨不確定性。

然而,考慮到過去3年的巨變,這種擔憂可能會提前出現。當中的根本問題是「一個國家,兩種貨幣」的體系能維持多久,港元面臨的風險並非來自香港,而是來自北京或北京意圖的不確定性。對於環球市場而言,北京就港元未來可能發表的意見,比香港金管局的聲明來得重要。

北京或為保穩定取消聯繫匯率

香港地位的好處是容許資金自由進出中國大陸,同時風險是資金可經香港流出到世界各地。如果資金外流加劇,可能會危及中國自由的金融穩定。報告認為,中國為了維持金融穩定,最有可能的做法是把港元與美元脫鉤,轉而跟人民幣掛鉤,這會令香港引入中國而非美國的貨幣政策。

報告續指,香港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為北京帶來利益,要視乎資金能否自由流動。至於港元與美元脫鉤產生的任何變化,都會引起新的疑慮,這些擔憂本身會削弱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吸引力。此外,金融市場未來亦將會更關注北京的意向,而非香港金管局或香港當局的說法。無論北京可能作出甚麼改變,在港營商的公司或金融機構都必須謹慎考慮這些風險。

企業更難在中美政策夾縫下找出平衡點

企業在香港營商面臨的另一項重大風險,還包括遵守國際制裁及可能處於中美兩地不同法制之間。在美國向中國施以制裁、以及中國作出反制的背景下,在港經營的企業要就中美有關的政策被迫作出相應行動。隨着中美競爭加劇,香港處於全球金融和中國政治體系的中心位置,增加在港經營業務的風險。美國金融制裁持續升級和港區國安法的實施,為企業帶來額外的法律義務和經營成本。

這可能會造成銀行和金融機構遵守其中一方法律,但違反另一方政策的情況,而要駕馭這個狀況,會為銀行及金融機構帶來一系列挑戰,與其他司法管轄區相比,金融機構在港亦面臨更大的二次制裁風險。報告認為,對於在香港經營的78間國際金融機構而言,要在遵守美國制裁的法律義務及香港管治不斷轉變下找出平衡點,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國安法增營商風險 審查將由政治擴大至商業層面

報告指出,港區國安法會帶來廣泛的營商風險,預料北京的國家安全概念將繼續擴大,涵蓋與個體企業或金融交易相關的活動。此外,資訊自由流動及接觸可靠的數據,對於金融市場運作而言至關重要,然而,隨着傳媒環境改變,資訊透明度及廣泛流通性將受到衝擊,例如是經濟數據及公司業績報告。另外,報告指傳媒審查及限制不同觀點的狀況,亦會由政治議題擴展至經濟及商業層面。

另一方面,報告亦向在港營商的企業提出一些建議,以應對法律及制度轉變所帶來的風險,包括商界應向當局集體發聲、集體向北京表達香港地位不確定所帶來的後果、關注親中傳媒和廣泛的中美政治局勢、關注有關國安案件結果和在港外國人人口的關鍵數據、及強調傳媒獨立性對香港未來的重要等。

標籤: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