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暫停運作超過兩個月的《美國之音》再傳出壞消息,管理層宣佈解僱近600名員工,包括大批記者,佔整體員工人數約三分一,部份被裁員工可能因為工作簽證失效而要被迫離開美國。《美國之音》總部大樓同日亦被當局納入放售名單,令機構日後即使恢復運作,也面臨無處容身的困局。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美國之音》周四(15日)公佈裁員消息,據多間美國媒體報道,有近600人被解僱,大部份為合約員工,以記者為主。被解僱員工的合約將於本月30日結束,被要求在此之前交還所有證件及器材。被裁的員工佔《美國之音》整體員工人數約三分一,不少都是持工作簽證在美國居留,但隨着被解僱而簽證失效,將要在限期內離開美國,據報有部份人可能要返回他們所來自的極權國家。
《美國之音》所屬的美國國際媒體署(USAGM)於今年3月15日暫停《美國之音》運作,並安排一千多名員工停薪留職,包括《美國之音》台長阿布拉莫維茨(Michael Abramowitz)。他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對裁員決定感到心碎亦難以理解。
《美國之音》早前已被取消新總部租約
除了大規模裁員,《美國之音》在華府的總部科恩聯邦大樓(Wilbur Cohen Federal Building)亦被當局掛牌放售。彭博社報道,華府周四將該幢建築物納入「加速放售」(accelerated disposal)的名單內。上址除了是《美國之音》總部,亦是國際媒體署、衞生部的總部所在。由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委任的國際媒體署高級顧問萊克(Kari Lake)早前已取消了《美國之音》原本搬去新總部的為期15年租約,意味日後《美國之音》即使恢復運作,也可能失去固定的辦公室。
《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等多個受官方撥款或資助的媒體,早前已先後入稟法院控告國際媒體署終止撥款的做法違法。美國上訴法院於本月初曾裁定國際媒體署勝訴,推翻早前地方法院指署方終止撥款予《自由亞洲電台》等受助媒體屬違法的裁決。不過,巡迴上訴法院隨後再推翻上訴法院的裁決,維持地方法院的裁決有效,意味當局要恢復撥款予相關機構。
然而,國際媒體署一直拖延撥款,據悉只肯逐個月撥款予《自由亞洲電台》、《自由歐洲電台》等媒體;而《美國之音》則是無限期停運。《自由亞洲電台》原定本月9日實施新一輪裁員計劃,但隨着勝訴已暫緩裁員,但只能維持最低程度運作,台長方貝(Bay Fang)表示,華府必須按時及穩定地撥付國會核准的款項,《自由亞洲電台》才可能完全恢復正常運作,又形容中共大外宣正在迅速填補真空。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