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邵家臻|移英戰友、學生、同事細訴點滴 「浸大社工系、社工復興運動、石牆花都係佢最自由嘅花園仔 大家一齊合力複製佢」

香港前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於香港時間周五(10日)凌晨零時41分離世,終年55歲。邵家臻於浸會學院社工系畢業後,繼續進修在浸大擔任講師,2016年出戰社福界晉身立法會,2019年因曾參與2014佔中運動被判罪成入獄8個月,後來成立囚權組織「石牆花」,惜不足一年受壓解散。《追新聞》訪問邵家臻的移英戰友、學生、同事,細訴過去的點滴,積極考慮在英國舉行追思會。

阿臻而家係上主懷中好甘甜咁瞓一覺,令我好相信佢釋去世上嘅勞苦,將來我哋一定會喺天家再見。

——社運戰友、香港融樂會創辦人王惠芬

YouTube影片: https://youtu.be/qluMSXpAF8M

1994年,荃灣天台屋事件已認識阿臻,當時她是社工系學生,阿臻剛浸會學院畢業初任外展社工,「我去學習,佢就去支援同關心,天台屋街坊瞓咗街好耐,每次都見到阿臻着住吊帶牛仔褲,印象好深。」時移世易,在爭取民主路上,阿臻當「咪手」,她成為民陣人權組的副召集人。移英後,看到Facebook得悉阿臻到中文大學崇基學院修讀神學,成為了她的「師弟」,感到「非常之開心」。

王惠芬細訴,一直都有留意阿臻在Facebook的狀態,當知道入了紓緩病房也感到很憂心。香港時間19日下午4時許,有共同朋友探望他,得悉阿臻狀態一般但仍有眼神接觸。於是,她開始萌生收集錄音給阿臻聽一下,與他同行。沒料到晚上7時許,另一位朋友探訪時就說他陷入昏迷,零時41分離開了,「好突然,好可惜,因為我唔係佢內圈嘅朋友,佢有恩師、有徒弟、戰友、親人、愛人,但我都係佢社運界嘅戰友,經歷佔中,嗰陣我做咗旁聽師,每日一齊食飯、一齊見面……」

石牆花精神代表『韌性』,能否在罅隙中盛放,繼續有尊嚴地生存落去係好重要。

——浸大校友兼同事、政治文化研究學者黃偉國

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3kBTzouM0E8

2017年,最印象深刻是阿臻被浸大投訴事件,需要教職員工會協助,作為工會主席及民選校董的他,雙方接觸和陪伴比較多。翌年,浸會大學普通話轄免試引發爭議,中醫系學生陳樂行與浸大學生會長劉子頎帶領同學「佔領」語文中心,陳到廣州實習期間遭恐嚇,當時他與阿臻都有份支援學生。黃偉國認為,阿臻身份除了是立法會議員外,還參與很多社會事務,更在浸大辦中心搞青年研究,出版香港青年政策研究,是少數在學術界提出以公共政策就青年問題作出論述,撕開「隱青、廢青」的負面標籤。

一班學者取得612基金資助,開始關注囚友的學習情況,而石牆花的辦事處更成為囚友添置物品的重要場所。他認為,石牆花能否在罅縫中盛放,能否給人看得見,雖然情況惡劣、物質不足的環境下,仍然用各種方法吸收外來的養份茁壯成長,「我諗離散港人喺唔同國家,石牆花精神代表嘅『韌性』,無論用堅持、反抗邊啲字眼都好,都要繼續有尊嚴地生存落去。」

無論係浸大社工系、社工復興運動、石牆花,都係佢最自在、最享受嘅花園仔,希望大家去複製一個又一個花園仔,係一個好正紀念佢嘅方式。

——浸大社工系畢業生阿禧

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gZV8sNwUaTY

20年前,阿禧入讀浸會大學社工系,他形容邵家臻幾乎無處不在,「迎新營會嚟,社工系出場踢波會嚟,仲會搞『福柯(Michel Foucault)與你飲咖啡』,準備好notes講福柯理論。」他指,除了社工系學生一定要上他的堂,因為好刺激,讀書時阿臻已有一道氣牆,表現得好聰明、問題好尖銳,反應亦都很敏捷。

阿禧指,阿臻教學的風格別樹一幟,憑着高超演說能力已能讓學生進入思考狀態,反思盲點和價值觀,也帶領學生討論社會政策、後現代世界、解構世界,以幽默的教學方式吸引其他學系的同學風聞而來。他如數家珍般提到阿臻的繁重工作量,在浸大搞青年實踐研究中心、香港政策透視,還涉獵《光明頂》、《思潮作動》等電台節目做嘉賓,他身體力行去實踐出來;而石牆花支援在囚者,也是他遺留下來的寶貴資產。

深愛香港不願離開,石牆花被解散難以釋懷。

——社工界摯友龔偉森

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7w35Re6Gd7s

跟邵家臻於1997年讀大學時相識的英國京士頓學院社工系講師龔偉森表示,邵家臻一生關懷社會,關顧社會弱勢人士,為人充滿使命感,不追逐權力,希望令社會變得更公平。邵家臻於浸會學院社工系畢業,是龔的社工系師兄,也是龔的「偶像」,「當時佢出好多書,受佢好大啟發,覺得佢思想敏銳,知識層面廣闊,好佩服呢個人」,形容邵家臻為人外剛內柔,表面上是一個對社會及制度很批判的進步社工,內裏就對人非常細心體貼。後來邵在浸大教書及投身社運,亦因此喪失教席,但邵堅持信念,「換着我哋其他人可能已經妥協,佢無動搖過。」

▲ 龔偉森(左)於2023年返港探望邵家臻時,兩人合照留影。(龔偉森提供圖片)

龔透露,2023年邵家臻來英國旅遊探望朋友,當時很多朋友已勸邵離開香港,「大家好擔心佢,佢喺當局眼中係一個唔受歡迎嘅人物,唔知遲啲會唔會再告佢。」但邵家臻深愛香港,不願離開,尤其放不下一班在受苦的在囚人士,希望發揮僅餘的力量推動改善囚權。邵在2019年因參與社運入獄,出獄後致力關注囚權及成立「石牆花」,但2021年被當局不點名批評而被逼解散,龔指事件令邵家臻非常傷心,「佢係一個好慈悲、好有惻隱之心嘅人」,認為在囚人士即使因不同理由而受到刑罰,也不應有現時獄中如此壓迫的待遇。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邵本身患糖尿病,訪英時身體健康仍未發現任何異樣,「當時仲行得、走得、食得、飲得、講得又笑得」,詎料事隔才一年就突然被發現患上胃癌,而且手術後病情急轉直下,「(我係)好難受、好難受……點解呢個苦會喺佢身上發生?」龔形容邵在社工界除了是批判聲音,也是進步思想的代表人物,對社工運動發展有啟蒙作用,包括推動追求社會公義,尤其近年香港社工界備受政權打壓,特區政府早前亦強行修例「閹割」社工註冊局,邵的離去是香港社工界巨大損失。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