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侵烏1年・專題|烏克蘭戰火情侶逃難英國 與挺戰俄羅斯親戚反目

「大家都知道戰爭會發生,但沒有人會估到就是明天。」22歲的烏克蘭人Victoria說。她跟同齡男友、患糖尿病的Nick去年7月底一同由基輔逃難到英國,在移英港人阿K(化名)幫助下在當地安頓。雖然現時身處安全的國度,但半年多以來沒有一天不想念家鄉,每日跟在烏克蘭的家人通電話互報平安。兩人接受《追新聞》訪問時表明,如有機會一定返烏克蘭,因為那裏才是他們真正的家。

「我們原本沒有想過離開,一直努力維持過正常的生活,但俄軍無差別攻擊民居,實在無辦法再容忍。」Victoria與Nick原本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居住,即使去年2月俄軍入侵前戰雲密佈,兩人仍選擇留在基輔,沒有想過要離開,「開戰前很多國家的領袖都到訪基輔,為我們打氣,我們知道要打了。大家都知道戰爭會發生,但沒有人會估到就是明天。」開戰後他們跟很多烏克蘭人一樣,努力維持過着正常的生活,不願向戰爭屈服。

然而,情況踏入6、7月開始急劇惡化。俄軍由於連番失利,改為瘋狂地濫炸民居,試圖藉此打擊烏國軍民士氣。某天,一枚飛彈直接擊中Victoria與Nick住所附近一幢住宅大廈,造成多人死傷,連兩人居住的大廈亦嚴重損毀無法再入住。兩人父母住在烏克蘭西北部一個相對安全的小鎮,均極力勸喻子女盡快出國到安全的地方。由於Victoria能操流利英語,而Nick本身是從事IT行業,遂透過英國政府推出的簽證計劃來到英國避難,並隨機抽樣獲分配由移英港人阿K接待。

▲移英港人阿K(背面者)協助Victoria與Nick在英國安頓,更自掏荷包補貼兩人生活開支。

不過,並非所有烏克蘭人都能像他們那樣幸運地可以離開。去年爆發戰爭後,烏克蘭政府大規模動員,徵召全國18至60歲的預備役軍人,Nick由於患有糖尿病,不適合從軍,但其28歲表哥就被徵召入伍,被派到戰況激烈的烏東前線,「我們兩天前才通過電話,我們都很擔心他。」雖然無法上戰場抗敵,但Nick努力發揮所長作出貢獻,他來到英國後成功找到自己原本從事的IT工作,收入更遠高於他之前在烏克蘭的同類工作,他現時每月會捐出部份薪金支援烏軍購買裝備。

Victoria與Nick都分別有親戚居住在俄羅斯,但對戰爭的看法迴異。俄羅斯獨裁者普京操控國內輿論,不斷以謊言來將侵略烏克蘭合理化,不少清醒的俄羅斯人在開戰初期一度示威抗議,但迅即被俄羅斯政府強力鎮壓,現時反戰的俄羅斯人敢怒不敢言,Victoria的親戚就是其中一人,「他們知道戰爭是錯,但不敢反對,甚至不敢討論,說真話是會受到懲罰,因為有人在監視着。」加上子女太年幼,無能力離開俄羅斯,惟有繼續留在國內默默忍受。

當然亦有俄羅斯人成功被普京「洗腦」,深信不疑政府的一套說法,認定之所以爆發戰爭,是「錯」在烏克蘭與西方國家,就像Nick的親戚,「他們照單全收俄羅斯政府的說法。我們完全無法溝通,他們不理解我們,我們也無法理解他們。」因為政見導致家庭、親友之間撕裂,香港人對此並不陌生,Victoria說,「他們都仍然是我們的親戚,這點是無法改變,如果我們(開戰前)結婚,相信也會邀請他們,但現在當然不會了。」

▲Victoria與Nick每天都記掛在烏克蘭的親人,希望戰爭能早日結束,回家團聚。

由於阿K的緣故,Victoria與Nick都知道香港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也看過電影《時代革命》,Victoria坦言很感動,非常支持香港人的抗爭,「你們反抗政府,而那個甚至不是你們的政府。」她說烏克蘭人過往也經歷過類似的抗爭(2004年橙色革命、2013年廣場革命),所以完全理解香港人為何要反抗,「因為在上者不明白下面一般人的生活。」

Victoria表示,烏克蘭人非常感恩英國政府及英國人對烏克蘭的支持,讓他們在英國生活毋須擔心戰火威脅,而且生活非常自由,「這裏有很多不同文化及種族,人們可以自由選擇穿甚麼、吃甚麼,喜歡男孩或女孩,選擇自己喜歡過的生活。如可以我也想烏克蘭人過上這種生活。」但她仍然非常掛念家鄉,每日都要跟仍在烏克蘭的家人透過視像電話互報平安。他們都希望在總統澤倫斯基帶領下,盡快結束戰爭,可以在今年聖誕節回家團聚,「但無人知道戰爭能何時結束,一切都是關於錢。」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