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星島盈警全年蝕8,500萬   虧損擴大歸咎美國政府「斷水」

《星島日報》母公司星島新聞集團(1105)發盈警,預料2024年全年蝕8,500萬港元,虧損按年擴大超過七成。星島歸咎收入下跌是因為期內無再收到美國政府的補貼,以及市場環境未如理想。翻查資料,星島於2023年曾收受美國政府超過1,950萬港元款項。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星島新聞集團周二(11日)在港交所發公告,指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全年度將錄得股東應佔虧損約8,500萬港元,而2023年度則錄得4,900萬港元虧損,虧損按年擴大73%。星島在公告指出,虧損擴大是因為2023年度曾收受美國政府補貼,但2024年無再收到;另亦歸咎市場環境未如理想,令集團總收入下跌。

星島在北美有業務,根據2023年年報,集團在北美業務收益有1.63億港元,佔集團總收入約兩成;集團期內收受美國政府1,951.6萬港元,作為武漢肺炎疫情補貼。

星島於2021年易主,原有大股東、前全國政協常委何柱國以作價3.75億港元向中國地產商佳兆業的郭氏家族出售手上股份。佳兆業「太子女」、大股東郭曉亭於2022年中再將手上一半持股轉讓予香港「玩具大王」蔡志明的兒子蔡加讚。不過,易主後的星島業務未見起色,年報顯示自2019年度起已連續六年虧蝕,累計虧蝕金額超過5.16億港元。星島周三(12日)收市股價報0.24港元,市值僅剩2.13億港元。

星島除了是港府及建制派的喉舌平台,近年亦被揭發利用其北美業務網絡參與中共大外宣。根據香港民主委員會(Hong Kong Democracy Council, HKDC)於2023年及2024年發表的報告顯示,《星島日報》美國版於2021年被美國司法部定性為「外國代理人」,需按「外國代理人登記法」註冊為非政府外國委託人,其香港母公司在2022年曾向美國分部注資1,400萬美元(約1.1億港元),部份用作與香港相關的政治活動開支。星島的全美行政總裁梅建國(Robin Mui)亦被揭發多次向紐約的政客捐款,以及透過提供專欄空間拉攏官員。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