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影視回憶|《楢山節考》——李克強在香港觀看的日本電影

中共前總理李克強10月27日逝世,作家馮睎乾翌日於網上撰文透露,李克強1984年曾以「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代表團」團長的身分率團訪港,當年香港學聯帶李克強等人觀看經典日本電影《楢山節考》,李克強對電影的評語是「機械唯物歷史觀」。沒錯!電影的確呈現了一種關於生存、變遷和人類命運的深刻哲學思考,而「機械唯物歷史觀」圍繞生產力、自然環境和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楢山節考》1983年於日本上映,由日本導演今村昌平執導,改編自深澤七郎的短篇小說。電影於1983年贏得康城影展金棕櫚獎,一直被視為是經典神作。作為九十後的我,「細細個就聽過呢個名」,不過首次觀看該電影是2018年在香港上映的4K修復版,讓我有非常震撼的觀影感受,至今仍然沒有忘記散場時那種「反胃」的壓抑感覺。該電影超越了戲劇的層次,探討人類社會殘酷的生存法則,非常有深度。

「楢山」是日本長野縣的一個地方,而《楢山節》是一首曲子的名稱,「楢山節考」意思是考證《楢山節》這個古老傳說是否真實存在。《楢山節》民謠講述,傳說中日本有一個棄老村,年滿70歲的老人必須被帶上山,挨餓受凍而死。

電影故事講述在日本深山中的一條貧窮小村子裡,即將滿70歲的阿玲婆婆(坂本壽美子 飾)為了讓家人渡過寒冬,決意要求他的兒子辰平(緒形拳 飾)將她揹到楢山上丟棄……

在飢貧中,村民追求原始慾望的滿足,基本上沒有甚麼道德可言。部落裡只有三條規則,第一,只有長子才能結婚生子;第二,偷食物是嚴重罪行,有機會遭受死刑;所有年滿70歲的村民,都要由長子揹到山上丟棄等死。

電影有不少撼動感官神經的殘酷荒謬劇情,例如村裡面男多女少,所以部落規定只有長子才可以成家立室,有些男嬰被遺棄在河邊;女人可以作為妻子被買賣,所以較為值錢。生存本來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特別是在一個貧困、資源有限的環境,人類便會呈現動物本能,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導演經常加插動物紀錄片畫面,例如獵食、交配等,襯托出戲中的人類村落其實跟畜生分別不大,部份人類甚至畜生不如,互相殘殺。

雖然戲軌好像很沉重,但偶爾也有些黑色幽默笑位,例如阿玲婆婆看似非常壯健,其兒子辰平不忍心將她送上山,她唯有故意敲掉自己還很結實的門牙。另外,辰平的父親當年不敢背母親上山而被村民嘲笑。

《楢山節考》通過展示生存、生產力、自然環境和社會結構之間的緊密聯繫,呈現了一種機械唯物歷史觀。影片中的楢山是一個象徵性的地方,它代表著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如何塑造社會結構、生活方式、家庭關係和社會價值觀。老人被送上楢山,以節省資源和減輕家庭的負擔,這種儀式反映了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如何受制於物質生產力和生存需求。

另外,電影借戲中的村落去批判日本等亞洲社會的集體主義怎樣傷害個人,表達出集體主義對個人的壓迫。戲中大部份角色都甚少考慮自己的利益和意願,例如阿玲婆婆希望兒子把她送上山,其中一個原因是擔心他會因為不敢背母親上山而被村民嘲笑。這類似日本的所謂「恥感文化」,個人的善行其實依靠外部力量推動,社會向個人灌輸羞恥心,借此維持社會秩序。

犧牲個人利益才能確保集體生存,村民互相監察、互相排擠去建立社會規範,非常畸形,沒人有勇氣打破,最終一代傳一代,扭曲人性。除了像日本之外,也很像中共統治下的中國社會。不知道當年《楢山節考》對李克強在從政方面有沒有甚麼深遠的影響呢?李克強的結局,又是否符合「機械唯物歷史觀」呢?

作者:林兆彬
前區議員,希望看電影後不用寫影評。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標籤: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