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約峯會(NATO Summit)即將於海牙召開之際,香港人權藝術組織「我地」(NGO DEI)獲海牙市政府與國際人道平台Humanity Hub支持,協辦公義和平節重點展覽《亂世人間》(Humanity in Times of Tension),作為向峰會之路」(Road to Summit)官方計劃開幕日的主要活動,昨晚在海牙文化地標 Amare 當代藝術與音樂中心舉行開幕典禮,共百多人到場參與。
《亂世人間》由「我地」發起、介入當代人權與國際政治對話——在戰爭升溫、專制蔓延的全球局勢下,香港海外人藝術組織首次在北約峰會主辦城市策展,海牙市長Jan van Zanen亦到場致辭,鼓勵市民積極參與,本展覽更獲海牙市政府、公義和平節(Just Peace Festival)、萊頓大學及多個人權機構支持。
香港反送中抗爭六周年,「我地」創辦人兼策展人劉慧婷(Loretta Lau)向在場市民與嘉賓提問:「大家還記得香港人的抗爭嗎?最近黃之鋒在獄中再度被起訴,提醒我們世界每一個角落,每一天都有不公義在發生。當極權與戰火不斷蔓延,我們更要警覺,持續監察世界各地的領袖,並堅持為社會上被壓迫的族群、為自由與人性而奮鬥。」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在危機中看見人性
展覽共劃分為七個主題區域,涵蓋正義、和平、自由、記憶、身份、土地與戰爭等議題。參展藝術家來自烏克蘭、緬甸、南非、剛果、美國、希臘及其他歐洲國家,展現多元視角。多位海外香港藝術家亦受邀參與,包括淋漓淋浪、茜利妹、vawongsir及Ricker Choi等。
其中,藝術家淋漓淋浪特別為今次展覽創作新作《聖母聖子像(搖籃曲)》,延續他們對自由與和平的關注,藉此思考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並喚起觀眾對自由脆弱性的警覺,提醒我們自由並非理所當然,守護更是刻不容緩。
「我地」畫廊重啟:茜利妹以港人流亡視角書寫自由的當代意義
除了《亂世人間》主展外,「我地」位於海牙的畫廊亦經半年裝修後將於6月14日重新開幕,並同步推出跨媒體藝術家茜利妹(Missy Hyper)的歐洲首個個展《我呼吸的不是空氣,是自由》(The Freedom that I Breathe),成為首個獲海牙市政府及公義和平節計劃資助的流亡港人個展。
該展覽將首度公開兩件全新創作:《我呼吸的不是空氣,是自由》:由366張藝術家親自拍攝的台灣海峽影像組成大型投影裝置,結合自然、人聲與多語環境的音檔,呈現自由氣息的日日在場; 《無聲風鈴》:邀請荷蘭觀眾在台灣特色信封上畫出自己心中的民主自由符號,拼貼成紙風鈴簾幕,象徵自由訴求的跨界共鳴。
展覽開幕當日將特別放映茜利妹主演、無法於香港與中國放映的獲獎短片《老家》(Home Kong),描繪港人離散現狀。茜利妹亦將出席開幕典禮與觀眾分享創作歷程,並於展期內駐場交流。
展覽資訊一覽
《亂世人間 Humanity in Times of Tension》
地點:Amare 現代藝術與音樂中心,海牙
日期:2025年6月11日至6月26日
聯合策展:「我地」NGO DEI 、Human Rights in the Picture
支持機構: The Hague Humanity Hub、海牙市政府、Just Peace Festival
《我呼吸的不是空氣,是自由》茜利妹歐洲首展
地點:「我地」畫廊(Westeinde 25, The Hague)
開幕日期:2025年6月14日至6月22日
特別放映:《老家 Home Kong》
支持單位:海牙市政府、Just Peace Festival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