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認識阿臻,是在2012年的反國教運動中,當時我仍是一名還未大學畢業的學聯副秘書長。那時的他,是一位充滿熱情的大台司儀,總是在金鐘政總「公民廣場」忙前忙後。
後來,我們時常在民陣遊行、立法會大樓、政界籌款晚宴、助選活動、甚至戲院碰面。我尤其懷念與他一起討論電影的時光。臻問我:「最近有邊齣戲好睇啊?」雖然每次閒聊都很短暫,現在回想起,卻是快樂的感覺。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或許因為阿臻是從事青少年外展工作出身,所以特別支持年輕人,非常願意提攜後輩。2019年初,當時我仍未當選區議員,正為地區上的宣傳工作感到焦頭爛額。臻是我的社運朋友,也是我選區的街坊,他毫不猶豫地借出立法會議員的橫額位,協助我在地區上宣傳。
在當選之後,我的辦事處牆上掛起一幅「佔中三子」的藝術畫。這幅畫並非普通裝飾,而是臻轉贈給我的,象徵著對民主自由的追求,充滿意義。
臻作為社福界議員,對弱勢群體無比支持。2019年民主派在區議會大勝,臻立即行動,成立了一個「社工區議員」聯絡群組,連結關心社福議題、擁有社工身份的立法會議員與區議員,在立法會與區議會兩個層面,合力推動多項社福議題。
其中一件難忘的事情是,我發現唐樓樓梯機服務即將結束,便發起聯署信,並向區議會提呈討論文件,臻當然二話不說支持。
臻關注的往往是那些被主流忽視、沒有選票的弱勢群體——「麥難民」、綜援人士、新移民……疫情期間,麥當勞一度暫停晚上堂食服務,令「麥難民」頓時無處可宿。2020年8月,臻發起行動,到灣仔民政事務總署請願要求開放庇護中心,記憶之中只有臻、我、好鄰舍北區教會、呂智恆等幾名社工參與,沒有記者到場。沒有鎂光燈的邊緣議題也會有臻的身影,他的堅持,讓我無比敬佩。
不得不提的當然還有支援在囚抗爭者的貢獻。2020年初,懲教署仍未打壓區議員,我們仍然能夠順利申請「公務探訪」探監。當時仍未成立「石牆花」的臻協調區議員探訪在囚的抗爭者,又舉辦工作坊,教育區議員及其助理如何支援在囚者及其家屬。同年底,「石牆花」成立,啟發了公民社會怎樣支援政治犯。
最後,還要分享一件小事。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我作為社福界選民,收到臻寄來的政綱小冊子。最特別的是,小冊子上竟然用墨水筆寫上了我的名字。這樣的細節與心意,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臻是一位真正的同行者,他用行動書寫了甚麼叫做無私奉獻。他的離去,讓人無比痛心。希望他的靈魂在天堂安息。在那裡,沒有痛苦,只有光明。臻,一路好走。
作者:林兆彬
前油尖旺區議員(旺角東)、影評人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