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讀者:
2016年6月,浸會大學邀請我擔任客座副教授到廣州中山大學教授MBA「變革管理」課程,為期九個周末和周日。一如先前在上海、南京和深圳授課時一樣,我用第一天的首節與同學研討,面對越來越多的公司變革,成功克服挑戰的員工和失敗者有甚麼特徵?經過三小時討論和個案研究後,最突出的標誌就是員工首先要學懂怎樣終身不停「改變自己」的陋習,而世界上權威的研究都找到個人改變常常不成功的主因是內涵不成熟,而從觀察員工行為上找出不成熟的表現有下述的四個特徵。
在得到數位同學的協助下,我着他們把研討時引用自己、同業、職場變革培訓班曾教導的理論和實戰經驗的要㸃記錄下來,方便在未來的課堂上分享。
第一個特徵:就是要立即得到回報
很多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剛剛付出才一點點,馬上就要得到回報。很多人做生意,開始時還沒有甚麼成績,就想著要放棄,很多時一些人不明白春天播種,是要等待到秋天才會有收穫的,於是有些人一個月後便放棄,有些人三個月後便放棄,有些人半年後便放棄,有些人一年後才放棄。我們不明白人們為甚麼會輕易放棄,但是我們知道,放棄是一種習慣,是典型「失敗的人」的習慣。所以說人要有眼光,要看得更遠一些,眼光是用來看未來的!事實上,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只看到的是「成功的人永不放棄,放棄的人永不成功」。
那為甚麼很多人做事容易放棄呢?
美國著名「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說過:窮人有兩個非常典型的心態:
i. 永遠對機會說:「不」;和
ii. 總想「一夜暴富」。
舉一個例子,就算今天一位開飯店很成功的商家把開飯店的成功經驗,發自內心的告訴一位有親戚關係但「永遠都窮」的員工,並說明會特別地支持這位員工去開飯店,這位「永遠都窮」的員工總是會說:「謝謝你,你行,但我可不行呢!」
(《這個金融機構高管是這樣煉成的 》之一百零六,待續)
吳明德博士
資深銀行家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