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禮物|修訂《逃犯引渡條例》的涵義 –【第三十章:香港房價與青年所憧憬的落差】

親愛的讀者:

現在的年輕人讀很多書,考獲不同的專業資格,但卻發現香港根本無機會讓他們發展和安頓下來,令他們對未來的憧憬幻滅;以薪金增長和居住物業價格增長比較,便容易理解問題所在。過去15年間(2002-2017年),港島、九龍、新界的私人居住房屋平均價分別從4,500港元/平方尺、3,300港元/平方尺和2,900港元/平方尺攀升到19,000港元/平方尺、17,000港元/平方尺和11,000港元/平方尺;分別增長3.2倍、4.1倍、2.8倍;而同期家庭年收入中位數僅從19.2萬港元提高到32.76萬港元,增長0.71倍。至2018年房價收入比接近48倍,居於全球前三位。

現今的年輕人之所以能「拋頭顱、灑熱血」,全因他們的經濟負擔或責任較年長的上班族輕,而銀髮族已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責任,能卸下照顧家庭、撫養孩子的重擔,因此能以行動表達真心的說話。他們最擔心的是這顆「東方之珠」將失去其賴以奠基的核心價值 ── 「法治、人權、民主和自由」,而這些正正是令香港能持續成為世界最具競爭力和最自由城市的要素。

《逃犯修例》發展至今,由於政府在處理過程中剛愎自用、罔顧人民訴求,才導致不同的抗爭活動持續出現。相反,設若政府在之前的六、七月期間能處理得當,香港經濟就能如2003年「沙士」完結後一樣,迅速復甦。到八月,更見中央在港的代言人屢屢暗喻若暴力行動持續,將引用基本法內相關條文,引軍隊到港,試圖向香港市民施加軍管壓力。更有甚者,港澳辦官方發言人多次無視「一國兩制總設計師鄧小平」訂立的原則 ── 「高度自治、港人治港,五十年不變」;更忘記鄧小平在1983-84年中英談判期間向鍾士元等社會賢達說的一句重要話語:「到了五十年以後,大陸發展起來了,那時還會小裡小氣地處理這些問題嗎?」鄧小平深信回歸五十年後的中國將成為龍頭大國,而香港也會比回歸前更興旺,因此似乎再也不必顧慮「變與不變」了。但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如此重要的說話卻被港澳辦代言人避而不談,只靠斷章取義來恫嚇香港市民。

若軍隊鎮壓真的在香港發生,只要開了第一槍,香港便不再處於「一國兩制」的環境下,所有利益攸關者的投資利益將被重新洗牌;因此筆者認為中央對香港的態度表面上是懲處,但實際上未能一致同意全面封鎖香港,因為他們知道這會令國內權貴花費22年建立的香港「走資通道」全然報廢,資金無法外流,將香港打個稀巴爛,再收回時亦已無濟於事。

 

吳明德博士
資深銀行家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