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著名投資管理人指中國經濟崛起正逆轉   料佔全球GDP比例將持續萎縮

洛克菲勒國際(Rockefeller International)主席夏爾馬(Ruchir Sharma)表示,中國經濟正出現歷史性轉折,過去兩年在全球經濟佔比由18.4%降至17%,創下自毛澤東年代以來最大跌幅。他形容中國崛起的故事已經告終,無論習近平如何力挽狂瀾,中國未來佔全球GDP比例將持續萎縮,取而代之是其他冒起的新興經濟體,包括印度、印尼、墨西哥、巴西與波蘭等。

夏爾馬周日(19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劈頭就指出作為經濟超級大國的中國處於歷史性轉折,其崛起正在逆轉。文章指中國在上世紀60至70年代毛澤東主政期間,經濟曾經停滯不前,但自從80年代對外開放後,之後四十年經濟騰飛,由1990年在全球經濟生產總值佔不足2%升至2021年18.4%,在歷史上從未有任何國家如此快速增長,形容是過去半世紀全球最重大的故事。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然而,文章指情況由2022起開始有變,中國在2022年全球經濟佔比稍微下調,但在2023年下調情況明顯加劇,全球經濟佔比降至17%,兩年之間就跌了1.4個百分點,情況是自1960年代以來所未見。夏爾馬稱,全球經濟規模在2022年與2023年合共增長了8萬億美元(約62.34萬億港元),達到105萬億美元(約818.3萬億港元),但中國幾乎沒有任何貢獻,這兩年的增長有45%是來自美國,其餘50%來自新興經濟體,當中有一半增長是靠印度、印尼、墨西哥、巴西與波蘭5個國家。

勞動人口減少、生產率下跌 雙重夾擊中國經濟

夏爾馬表示,中國的衰落可能會令全球重新「洗牌」,因為中國自1990年代以來在全球GDP所佔比例的增長,主要都是受惠於歐洲與日本在全球經濟佔比減少,但歐洲與日本在過去兩年的比例維持穩定,中國比例減少的空缺,如今就由美國與其他新興經濟體填補。他指中國在16世紀至19世紀初(明、清時期)佔全球經濟GDP多達三分一,中國曾希望能恢復昔日的輝煌經濟成就,但現在恐怕事與願違。

夏爾馬指出,中國生育率在近十年不斷下跌,由高峰時佔全球勞動人口24%跌到19%,預計未來35年會進一步跌到只剩10%,可以預期中國佔全球GDP亦自然會相應減少。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對市場的干預亦越來越頻密,如今債務規模在發展中國家的歷史上是相當高。種種因素令中國的生產率減慢,生產率是以每個工人的產量計算,在勞動人口減少與生產率放慢雙重夾擊下,令中國要增加全球GDP佔比舉步維艱。他估計中國亦無法透過催谷通脹或人民幣升值來重新增加全球GDP佔比。他解釋中國是全球少數正面臨通縮的國家,而嚴重的房地產債務危機,亦只會進一步增加人民幣貶值壓力。

夏爾馬認為,過往經濟分析師着重觀察中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的增長,根據通脹調整數據,但中共長期在背後透過控制通脹,令實際國民生產總值穩步增長,以達到官方設定的5%目標。但他指出,中國的實際長期潛在GDP增長,在考慮新增勞動人口與工人生產率等因素後,估計只得2.5%。他說投資者正以破紀錄速度從中國撤資,估計第三季外資減少了120億美元(約935億港元),是有記錄以來首次下跌,增加人民幣貶值壓力;而相信隨着外資撤走,中國本地投資者亦會跟隨步伐。

習近平赴美晤拜登放軟姿態 惟救不了中國經濟

夏爾馬指中國官方過去宣揚「東升西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外亦充滿自信地聲稱歷史正朝着中國有利的方向發展,中國崛起勢不可擋。不過,他指習近平上周赴三藩市出席APEC峯會跟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時,就已放軟了姿態,或至少顯示中國仍需要外資。惟夏爾馬指無論習近平再做甚麼,中國可見將來在全球GDP佔比恐怕都會繼續下跌,直言世界現在已踏入「後中國」時期。

夏爾馬是摩根士丹利前首席全球策略師,2022年初離開大摩後旋即加入洛克菲勒,2015年曾被彭博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50人之一。他著作的《誰來拯救全球經濟?》(Breakout Nations)、《下一波經濟狂潮》(The Rise and Fall of Nations)都非常暢銷。夏爾馬在超過10年前就已看淡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特別指出中國的債務危機與人口老化問題將會拖累中國經濟發展,如今一一言中。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